材料解析  

材料一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或废止法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常备军;人民有信教自由……

材料三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四: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材料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其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由此奠定了哪一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3)材料三是哪次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
(5)材料五中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6)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材料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最根本的因素并非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近代精神”(即“个人主义”) 的觉醒和发展。此种“觉醒和发展”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代的根本分野,是欧洲的“近代性”的开端。

欧洲人在精神上获得觉醒并高度发展之后向外和向内的扩展:向外的发展即所谓“世界的发现”;向内的 发展即“人的发现”,也就是个性的发展。

——摘编自布克哈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政治智慧主要体现为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政治设计。在美国,深受启蒙思想 影响的革命领袖们想建立一种以公共主权和大多数人意志为基础的代议制政府。他们呼吁成立议会和制定 宪法,编纂各种宣言和法案,他们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更是证明了一支反 抗暴君统治的公民军队的强大,美国宪法也证明了共和制体制能够在精巧的宪法的维护下和谐地运作。

——摘编自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

材料三 三民主义的提出对于当时的中国有着相当大的震动,对于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者而言,三民主义为他们确立了推翻帝制,推翻封建主义的革命理想。而对于辛亥革命后的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革命行动,三民主义实现了对近代社会力量的整合,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革命的进程。

——虞和平《三民主义与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与美国革命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三民主义是如何促中国进近代革命进程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文化作用的认识。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①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D.③④②①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化历程探索三步曲
序号
事件名称
相关史料
1
洋务运动
(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本质在于维护现有的封建专制统治。治标不治本,必然导致求强求富的近代化尝试目标难以实现。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2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
新文化运动
怎么“立人”呢?鲁迅说,“我想,现在的办法,首先还得用那几年以前的《新青年》上已经说过的‘思想革命’。”也就是说,先进行人的现代化,而后才能谈到制度的现代化。

——摘自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①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政治制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②辛亥革命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
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④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历程和西方的近代化历程顺序刚好相反。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回顾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关于辛亥革命陈独秀曾这样说道:“文明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明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君主专制的臭味。”该言论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A.旧思想根深蒂固B.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革命果实被窃取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材料二: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中提及的“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孙中山是如何改变这一局面的?材料中创办学校的目的是什么? 
(2)蒋介石最终发动了哪一场政变使国共合作分裂? 根据材料二,概括蒋介石在政变后建立的政府性质。
(3)国共两党从合作到破裂对国民革命产生怎样的影响?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收集到以下几幅照片及其文字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你认为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国共十年内战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初中国爆发的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于辛亥革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民主义是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
B.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C.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D.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近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经历了一个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多年之后,他又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
材料二 严复认为要挽救中国,必须维新,要维新,必须大兴“西学”。他通过发表文章和翻译西方著作,无情抨击了封建顽固思想,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维新主张。

——朱汉国《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

材料三  ……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他认为办洋务没有使中国富强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严复应该属于哪一运动的代表人物?这一运动在思想领域起到了什么作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哪一历史事件终结了中国封建帝制?革命党人又是通过颁布哪一法律文件,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
(4)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导致中国近代化历程艰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