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材料二: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中提及的“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孙中山是如何改变这一局面的?材料中创办学校的目的是什么? 
(2)蒋介石最终发动了哪一场政变使国共合作分裂? 根据材料二,概括蒋介石在政变后建立的政府性质。
(3)国共两党从合作到破裂对国民革命产生怎样的影响?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2-22 07:50: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化历程探索三步曲
序号
事件名称
相关史料
1
洋务运动
(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本质在于维护现有的封建专制统治。治标不治本,必然导致求强求富的近代化尝试目标难以实现。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2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
新文化运动
怎么“立人”呢?鲁迅说,“我想,现在的办法,首先还得用那几年以前的《新青年》上已经说过的‘思想革命’。”也就是说,先进行人的现代化,而后才能谈到制度的现代化。

——摘自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①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政治制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②辛亥革命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
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④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历程和西方的近代化历程顺序刚好相反。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回顾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