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材料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最根本的因素并非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近代精神”(即“个人主义”) 的觉醒和发展。此种“觉醒和发展”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代的根本分野,是欧洲的“近代性”的开端。

欧洲人在精神上获得觉醒并高度发展之后向外和向内的扩展:向外的发展即所谓“世界的发现”;向内的 发展即“人的发现”,也就是个性的发展。

——摘编自布克哈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政治智慧主要体现为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政治设计。在美国,深受启蒙思想 影响的革命领袖们想建立一种以公共主权和大多数人意志为基础的代议制政府。他们呼吁成立议会和制定 宪法,编纂各种宣言和法案,他们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更是证明了一支反 抗暴君统治的公民军队的强大,美国宪法也证明了共和制体制能够在精巧的宪法的维护下和谐地运作。

——摘编自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

材料三 三民主义的提出对于当时的中国有着相当大的震动,对于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者而言,三民主义为他们确立了推翻帝制,推翻封建主义的革命理想。而对于辛亥革命后的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革命行动,三民主义实现了对近代社会力量的整合,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革命的进程。

——虞和平《三民主义与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与美国革命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三民主义是如何促中国进近代革命进程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文化作用的认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20-04-09 06:45: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化历程探索三步曲
序号
事件名称
相关史料
1
洋务运动
(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本质在于维护现有的封建专制统治。治标不治本,必然导致求强求富的近代化尝试目标难以实现。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2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
新文化运动
怎么“立人”呢?鲁迅说,“我想,现在的办法,首先还得用那几年以前的《新青年》上已经说过的‘思想革命’。”也就是说,先进行人的现代化,而后才能谈到制度的现代化。

——摘自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①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政治制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②辛亥革命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
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④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历程和西方的近代化历程顺序刚好相反。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回顾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