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你们所学的“四书”“五经”,所学的八股文,能够抵御洋人的坚船利炮吗?……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朕为何要坚持办这个京师大学堂(下图),其目的就是希望在座的诸位,能够……以国家强盛为己任,正视现实,发愤图强。
——1898年光绪帝在京师大学堂开学前的讲话

材料二: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和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回答:(1)材料一中的“四书”“五经”是哪家思想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一中“变则通”相关的历史事件,并概括光绪帝创办京师大学堂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大学和城市的关系。
(3)综上所述,大学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描绘一下你心目中自己理想的大学。
(1)制度文明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的浮雕描绘太阳神将权杖交给汉谟拉比,体现了什么思想?同样处于奴隶制文明时期的伯里克利却在演讲中说“(雅典的)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说明雅典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2)制度文明在经济发展中产生变革。在工业革命进程中,随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什么制度逐渐确立?这一制度“使机器设备最大限度的发挥生产效能,使工人最大限度的发挥劳动潜能”,这说明该制度 有何积极影响?
(3)制度文明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戊戌变法受到君主立宪体制的影响,哪一项变法内容“撼动君主专制,开民主风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这说明它受到了哪一政治体制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图书馆)
材料一中国的图书产生和收藏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夏朝时已有书,同时,还有负责管理图书的官员——太.史.令.。直到 20 世纪初公共图书馆产生前的一个较长时期,都属古代图书馆。
古代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保存文献,大多是官府藏书管理非常严格,服务方式属于封闭甚至 是不存在的。庆幸的是数量上可以满足于今天人们的学术期待,但是秦朝官府图书馆是一个薄弱环节。
(1)材料一中加点处的官职,在西汉武帝时也出现过,请写出他的名字以及著作。(2)依据材料回答,为什么说古代图书馆没有借阅的功能?请试着分析造成材料中画线部分 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近代中国的图书馆)
材料二 北京大学图书馆(时称“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始建于 1898 年。1918 年至 1921 年 间, ① 任主任的图书馆订购了 40 余种有关马克思主义即俄国十月革命的书籍,并经常 在北京大学日刊上进行宣传和介绍,1920 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等组织相 继成立,他们都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主要活动地点,其中许多人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摘编自《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近代国立大学图书馆功能演变研究》
(3)你认为材料二中①的人物是( )A.*** | B.李大钊 | C.蔡元培 | D.孙中山 |
(古代世界的图书馆)
材料三公元前 3 世纪,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建立了一座图书馆。国王托勒密还专门买回了亚 力士多德的全部藏书。到了公元前 1 世纪初,图书馆的书架上摆满了收集的各种书籍。其中 有那个时期显赫的科学家和作家的作品,以及经过修复的罗马、希腊、印度的手稿集。
——摘编自《重建古代最大的图书馆》
材料四中世纪的欧洲图书馆。按设置地点分为修道院图书馆、大教堂图书馆、教皇图书馆。 彼得拉克从修道院的图书馆中清理出古希腊、罗马文献的抄本,并用人文主义观点进行阐释, 它最先应用“人文主义”一词,将“人的学问”与“神的学问”做出对比,被尊为“人文主 义之父”。
——摘编自《外国图书馆史简编》
(5)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国王专门买回亚里士多德全部藏书”的理由?依据材料指出这里收藏了哪些文明成果?(一例即可)(6)材料四中图书馆的发展深受哪种宗教的影响?为哪一事件的兴起提供了文化?这一事件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近代世界的图书馆)
材料五1852 年美国波士顿市议会拨款,该市公共图书馆依法成立。英国议会则于 1850 年 通过法案建立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向所有居民免费开放,普及到各个角落,想方设法采 取便利的方式:开架阅览、出借图书等,接待儿童和残疾人。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和他所做的 一切都是为民众的,而国家、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公民提供图书馆服务和保障。
——摘编自《世界图书馆文化史上的九大里程碑》
(7)依据材料指出政府采取了哪些方式为公民提供服务和保障的?(8)你认为还有什么场所具有和图书馆类似的功能?
类型 | 数量 | 比重 |
哲学社会科学 | 327种 | 61% |
自然科学 | 112种 | 21% |
应用科学 | 56种 | 11% |
杂录 | 38种 | 7% |
由统计简表可知,这一阶段的翻译著作( )
A.侧重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技术 | B.重点关注中国未来政治发展 |
C.全面宣传实业救国经济思想 | D.深刻反思鸦片战争失败原因 |

A.侵略与反抗 |
B.近代化探索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D.国共十年内战 |

A.奉“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为创办目的 |
B.百日维新失败,京师大学堂是“新政”保留下来的唯一成果 |
C.京师大学堂是当时最高学府,行使管理职能,统辖全国教育 |
D.创立于民族危机严重之时,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 B.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
C.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