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交流互鉴,推陈出新。李老师以“文明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革新工具——见证经济文明)
(1)对比下图反映的两种经济文明类型的不同特点。

任务二(解放思想一传承精神文明)
(2)下面的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想想主张?概括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影响。

任务三(保障民权——关注政治文明)
任务四(协和万邦——推动文明互鉴)
(5)根据下面材料信息,从现代史上举出两个事例说明“团结合作促进文明互鉴”。
任务一(革新工具——见证经济文明)
(1)对比下图反映的两种经济文明类型的不同特点。

任务二(解放思想一传承精神文明)
(2)下面的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想想主张?概括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影响。

任务三(保障民权——关注政治文明)
美国历史上的法律文献(部分) | 2019年中国“两会”人气话题 |
1787年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先后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险法》等 | 救命良药进医保改农村厕所、建民生工程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博物馆新需求、新功能文化+旅游绽放更大魅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安全是网约车的底线 |
(3)上述法律文献保障了人民的哪些权利? | (4)2019年“两会”人气话题说明了什么? |
任务四(协和万邦——推动文明互鉴)
(5)根据下面材料信息,从现代史上举出两个事例说明“团结合作促进文明互鉴”。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
A.提倡实业救国 |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C.师夷长技以制夷 | D.民主、科学 |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维新变法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 B.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C.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被撼动 | D.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开始兴办 |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写信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的创办是五四运动开始的标志。
1915年,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兴起,指引着人们向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发起猛烈的冲击。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陈独秀曾说:“列位看看,前几天督军团(指北洋系督军为干政和镇压民主革命力量而组织的团体)在北京何等威风!只因为外交团(指由外国派驻中国的外交使节按照外交惯例组成的团体)小小的一个劝告,都吓得各鸟兽散。”材料反映了
A.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 B.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
C.列强势力在中国横行 | D.北洋政府的外交失利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材料一中的“这两位先生”指什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2)除陈独秀外,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请举出两位。
(3)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二:陈独秀及其创办的《青年杂志》封面

(1)材料一中的“这两位先生”指什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2)除陈独秀外,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请举出两位。
(3)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