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

——摘自《大国崛起日本》

材料二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中国国民党和***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一一《***在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是发动了什么侵华战争?该战争对我国领土主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事件?《密电》中蒋介石的态度直接导致了什么后果?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东方主战场”的特点。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饱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反抗侵略,探索图强的抗争史。让我们将目光投射回100多年前,一起去感受那交织着腥风血雨和忠肝义胆的历史画卷。

(屈辱见证)

(1)根据图一思考,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哪场战争?制造图二惨景的强盗是谁?图三所示的厄运是哪场战争造成的?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慑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它们对中国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写有:“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这则材料反映的情况最终形成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D.《北京条约》签订后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了大门。

材料二:


材料三:


(1)阅读材料一,请你写出“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的名称。并列举一例中国人民在上述战争中反抗侵略的史实。
(2)图一、图二是哪一运动的产物?此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3)图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关系?图四揭开了哪一运动的序幕?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交付海军。从曾经的“黄海之殇”到今天的“航母梦圆”,见证了中国不平凡的探索历程。如图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与日本联合舰队激战的场景。当时,与200余名将士一起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A.丁汝昌B.邓世昌C.吉鸿昌D.李鸿章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爱国救亡”也就成为近代中国人发出的时代最强音。下列选项中“危机”与“救亡”对应正确的是
A.鸦片走私——戊戌变法B.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瓜分狂潮——洋务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新文化运动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以天国的理想作为现实奋斗的目标,以政治上的平等与经济上的平均作为政治动员的口号。”下列文献能够印证该观点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B.《每周评论》C.《资政新篇》D.《猛回头》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范文澜在评价某历史事件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道:“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该事件的必然崩潰。”这一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大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运动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