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美国对华政策的变与不变,才能看破中美关系的迷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轮船开启了中美贸易,它提交国会的航行报告称,同中国开展“平等互利”的贸易,比英国的“凌驾于人”式贸易更有前途。在之后的50年中,美国对华贸易额增长了6倍。但情况很快出现变化,其他国家在中国的行为刺激了美国商人的欲望,他们不再满足于合法贸易。美国商人开始对美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政府采取追随英国的政策。1842年,美国政府派出舰队抵达广州,向广州当局提出,美国商人应当享有“同其他国家商人一样的最惠国待遇”。

——摘编自李庆余《美国外交史》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美国强烈反对瓜分,国务卿海·约翰向各国发出照会称:“美国的政策是,使中国获得永久安全与和平,保全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完整。”期间美国利用列强矛盾不断实践这一门户开放照会,甚至与俄国、日本发生激烈对抗。列强在各自控制地区内实行歧视贸易,照会还提出:“保护全世界在中华帝国境内平等与公正的贸易。”海·约翰希望能“为世界商业保留一个公开市场”。
材料三  20世纪初门户开放政策提出时,美国着眼于对华商业扩张。一战后美国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对华门户开放已成为保持远东稳定的工具。尽管存在外国对中国的侵略,只要局势没有严重损害集体安全体系,美国决不会干涉,正如柯立芝总统所说:“美国决不会为中国而战”。
(1)材料一反映美国早期对华贸易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美国政策此时发生变化所依据的国际形势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美国“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指什么?指出美国此时的门户开放定位变化。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美国对华政策的变与不变。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1)黄海海战为国捐躯的是
(2)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游击队的民族英雄
(3)淞沪会战中出现的两位民族英雄
(4)盘踞在东北的奉系军阀的首领是
(5)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该试题不完整,可能会影响作答,建议补全)
当前题号:2 | 题型:列举题 | 难度:0.99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是________
(2)抗击日本的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黄海海战中牺牲的将领是________
(3)九一八事变后,他受共产党派遣到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是________
(4)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实行复辟帝制的是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列举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

——摘自《大国崛起日本》

材料二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中国国民党和***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一一《***在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是发动了什么侵华战争?该战争对我国领土主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事件?《密电》中蒋介石的态度直接导致了什么后果?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东方主战场”的特点。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交付海军。从曾经的“黄海之殇”到今天的“航母梦圆”,见证了中国不平凡的探索历程。如图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与日本联合舰队激战的场景。当时,与200余名将士一起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A.丁汝昌B.邓世昌C.吉鸿昌D.李鸿章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2014年8月初海峡两岸合办的“甲午风云宝岛悲歌”展览上,展出一幅手稿。它是1895年由三名台籍举人联合两名清朝官员上书给光绪皇帝,痛陈“全台赤子誓不与倭人俱生”的呈文。他们上书的背景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头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