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近代化的探索
-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国民革命运动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经济、社会生活及科技与文化
- 中国现代史
- 世界古代史
- 世界近代史
- 世界现代史
全球史观将世界看作一个整体,关注国家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请回答:
(1)揭开十月革命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中共带领中国人民迈出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第一步”,这具体指的是什么事件?
(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五四运动,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哪一条?《九国公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
(3)结合下图回答,日本为解决经济危机转移国内人民视线采取了什么措施?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的标志是什么?
(1)揭开十月革命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中共带领中国人民迈出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第一步”,这具体指的是什么事件?
(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五四运动,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哪一条?《九国公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
(3)结合下图回答,日本为解决经济危机转移国内人民视线采取了什么措施?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的标志是什么?

***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在探索中走向成功的,是不断与时俱进的
材料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斗中相继打出的旗帜

(1)依据所学,写出促使每个时期旗帜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材料二 ***领导的抗日战争大事记(部分)
①西安事变发生后,***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协商,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后,***立即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推进国共合作。
②1937年9月,淞沪会战期间,八路军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华北、华东、华中大片国土沦入敌手之时,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开展群众性的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法的游击战争。
③***强调“民主是抗日的保证”,在各抗日根据地开展民主选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并将没收地主的土地政策,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④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战果辉煌。1941年初,***针对国民党的反共行为进行斗争,坚持抗战。
⑤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抗战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
(2)***在《论联合政府》中讲到:“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的努力,没有***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请结合材料二及所学,论述***的观点。
材料三 ***与邓小平的思考与实践
(3)依据材料三,分别说出***和邓小平思考的焦点。将表格中的①②补充完整。
材料四 “数”说新中国辉煌70年

(4)依据材料四,概括建国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注意:分类归纳概括)任选一个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斗中相继打出的旗帜

(1)依据所学,写出促使每个时期旗帜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材料二 ***领导的抗日战争大事记(部分)
①西安事变发生后,***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协商,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后,***立即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推进国共合作。
②1937年9月,淞沪会战期间,八路军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华北、华东、华中大片国土沦入敌手之时,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开展群众性的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法的游击战争。
③***强调“民主是抗日的保证”,在各抗日根据地开展民主选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并将没收地主的土地政策,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④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战果辉煌。1941年初,***针对国民党的反共行为进行斗争,坚持抗战。
⑤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抗战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
(2)***在《论联合政府》中讲到:“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的努力,没有***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请结合材料二及所学,论述***的观点。
材料三 ***与邓小平的思考与实践
| 思考 | 实践 |
*** |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提出:在新民主主义政治条件获得后,就应该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把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国。 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就是要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 中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于1953年开始执行。 1953年,中国开启了农业、手工业和① 的社会主义改造。 |
邓小平 | 邓1977年11月在广州接见地方干部时,让他们搞活广东经济; 1978年2月,经留四川时,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1992年邓小平参观了深圳世贸中心大厦后,在回程的大巴上谈到:计划不等与社会主义,市场也不等于资本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 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② 的决策;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
(3)依据材料三,分别说出***和邓小平思考的焦点。将表格中的①②补充完整。
材料四 “数”说新中国辉煌70年

(4)依据材料四,概括建国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注意:分类归纳概括)任选一个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化的原因。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
(2)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会议
(3)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
(2)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会议
(3)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嘉兴南湖烟雨楼前水面上停泊一艘纪念船,向人们生动展现了***诞生的历史场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南湖红船”。
材料二:八一起义纪念塔位于江西省省会,1957年破土兴建。塔尖上的军旗雕塑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提醒着每个人——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部队官兵、群众、学生缅怀革命先烈,追溯历史的标志性、纪念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场所。
材料三: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永远的精神家园。从1927年红色的铁流融汇在井冈山之后,“星星之火”燃遍了神州,革命先辈们经过艰苦实践,不仅开辟了一条新路,并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冈山革命精神。
材料四:福建上杭县有一座古朴的庭院,见证着中国革命一次庄严的会议,通往庭院的路上是迎风飘扬的工农革命军的军旗和大片的红军田,尤其是书写着建党建军原则的石碑特别醒目,这里被誉为铸造军魂的圣地。
(1)材料一中“南湖红船”最能展现什么会议的场景?
(2)材料二中“纪念塔”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件事有什么重要的地位?
(3)材料三中“新路”是在谁的带领下开辟的?
(4)材料四中“庭院”见证的是什么会议?“石碑”上刻写的“建党建军原则”是什么?
(5)重温革命史,我们今天应该传承哪些红色精神?
材料一:嘉兴南湖烟雨楼前水面上停泊一艘纪念船,向人们生动展现了***诞生的历史场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南湖红船”。
材料二:八一起义纪念塔位于江西省省会,1957年破土兴建。塔尖上的军旗雕塑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提醒着每个人——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部队官兵、群众、学生缅怀革命先烈,追溯历史的标志性、纪念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场所。
材料三: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永远的精神家园。从1927年红色的铁流融汇在井冈山之后,“星星之火”燃遍了神州,革命先辈们经过艰苦实践,不仅开辟了一条新路,并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冈山革命精神。
材料四:福建上杭县有一座古朴的庭院,见证着中国革命一次庄严的会议,通往庭院的路上是迎风飘扬的工农革命军的军旗和大片的红军田,尤其是书写着建党建军原则的石碑特别醒目,这里被誉为铸造军魂的圣地。
(1)材料一中“南湖红船”最能展现什么会议的场景?
(2)材料二中“纪念塔”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件事有什么重要的地位?
(3)材料三中“新路”是在谁的带领下开辟的?
(4)材料四中“庭院”见证的是什么会议?“石碑”上刻写的“建党建军原则”是什么?
(5)重温革命史,我们今天应该传承哪些红色精神?
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
(2)请你为图二这幅油画命名。你如何总结长征精神?
(3)图三中战役指挥者是谁?写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抗击日军侵略的两次著名战役。
(4)图四的人物是谁?请简单介绍一下他的英雄事迹。
(5)图五的人物在1936年与杨虎城共同发动的“兵谏”行动被称为什么?
(6)图六中的人物是谁?甲午中日战争后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
(2)请你为图二这幅油画命名。你如何总结长征精神?
(3)图三中战役指挥者是谁?写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抗击日军侵略的两次著名战役。
(4)图四的人物是谁?请简单介绍一下他的英雄事迹。
(5)图五的人物在1936年与杨虎城共同发动的“兵谏”行动被称为什么?
(6)图六中的人物是谁?甲午中日战争后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拥有土地是几千年以来中国广大农民的梦想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指出:“现时主要的是要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发动千百万农民自下而上地解决土地问题”,并规定十一条农民暴动的口号:“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无地农民……解除民团、团防等类的武装与其他地主的军队,而武装农民.”
(2)材料二中,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
(3)中共在解放区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材料中,亿万农民获得土地、粮食、房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原因。
材料一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指出:“现时主要的是要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发动千百万农民自下而上地解决土地问题”,并规定十一条农民暴动的口号:“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无地农民……解除民团、团防等类的武装与其他地主的军队,而武装农民.”
——刘勉玉等《土地革命战争吏》
材料二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是一种过渡改良的土地政策,一方面,通过减少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来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要求农民自觉交租交息,以缓解地主阶级对土改政策的抵触,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争取地主阶级对抗日战争的支持。——《解读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土地制度》
材料三 亿万获得土地、粮食、房屋的农民,以“保田参军”为口号,踊跃加入解放军。在物资、人力等各方面保障上,解放区农民对前方的供应也鼎力而为,粮食、棉布、军鞋等各种物资源源输入军队~蒋家王朝在大陆生存的最后一个机会.就这样在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之下化成了泡影。——《北京日报·土改风暴》
(1)根据材料一,说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如何领导农民解决土地问题。(2)材料二中,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
(3)中共在解放区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材料中,亿万农民获得土地、粮食、房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材料三 秋收起义后,***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2)材料二中的会址在哪?这次大会何时召开?
(3)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这一“正确革命道路”开始标志是什么?
(4)材料四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材料一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4日)
材料二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材料三 秋收起义后,***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的七十年》
材料四 ……雄师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节选自《长征组歌》
(1)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有什么历史意义?(2)材料二中的会址在哪?这次大会何时召开?
(3)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这一“正确革命道路”开始标志是什么?
(4)材料四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