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四个中国人相聚于北京。甲说:“我参加过三元里抗英。”乙说:“我曾就读于京师大学堂。”丙说:“我在苏州一家日本人开设的工厂里做工。”丁说:“我现在住在北京东交民巷”。他们的言论不.符.合.当时现实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被“占领”,主要发生在哪些侵华战争期间()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相符合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
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立法规范,维护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④ 工业革命——工厂建立,流水线生产成为一种趋势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庚子西狩丛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人京师,两宫微服出狩……”这段文字叙述的是(    )
A.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太后、皇帝乔装外逃
B.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太后、皇帝闻讯出逃
C.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太后、皇帝仓皇出逃
D.义和团攻占南京,清朝皇帝被迫外逃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下列能反映在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的是( )
①戊戌变法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有学者认为:甲年中日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骡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 )
A.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 ,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该历史场景出现在(    )
A.辽东战役B.黄海战役C.平壤战役D.威海卫战役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1853年,他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1870年,他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70年代开始,他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1895年他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卖国贼之一。”文中的“他”指
A.左宗棠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之洞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张之洞指出:“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他的哀叹源自(  )
A.鸦片战争战败B.英法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签订D.八国联军侵华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