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 算术平均数
- 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 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未知数据的值
- 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另一组相关数据的平均数
- 利用平均数做决策
- 加权平均数
-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 众数
- 统计量的选择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某班5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为:5人100分,30人90分,10人75分,5人60分,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0,85 | B.30,85 |
C.30,90 | D.40,82 |
用计算器求下列平均数
(l)22,24,18,22,24,20,24,28,24,26,22,20.
(2)13.5,14.9,16.5,17.8,19.2,26.5,19.5,17.8,19.2,17.3.
(3)85,100,95,95,100,85,95,90,100,95.
(l)22,24,18,22,24,20,24,28,24,26,22,20.
(2)13.5,14.9,16.5,17.8,19.2,26.5,19.5,17.8,19.2,17.3.
(3)85,100,95,95,100,85,95,90,100,95.
个体户王某经营一家餐馆,餐馆所有工作人员在某个月的工资如下:王某3000元,厨师甲450元,厨师乙400元,杂工320元,招待甲350元,招待乙320元,会计410元.
(1)计算平均工资;
(2)计算出的平均工资能否反映帮工人员这个月收入的一般水平?
(3)去掉王某的工资后,再计算平均工资;
(4)后一个平均工资能代表一般帮工人员的收入吗?
(5)根据以上计算,从统计的观点看,你对(2)、(4)的结论有什么看法?
(1)计算平均工资;
(2)计算出的平均工资能否反映帮工人员这个月收入的一般水平?
(3)去掉王某的工资后,再计算平均工资;
(4)后一个平均工资能代表一般帮工人员的收入吗?
(5)根据以上计算,从统计的观点看,你对(2)、(4)的结论有什么看法?
武汉市启动“读书之城”仪式后,某社区调查某组居民双休日的读书状况,从不同住宅楼中随机抽取200名居民进行调查:调查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①和部分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②.

(1)选取200名居民的读书时间(小时)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众数是______,极差是______.
(2)在这次调查的200名居民中,在家读书的有______人.
(3)估计该组2000名居民中双休日读书时间不少于4小时的有______人.

(1)选取200名居民的读书时间(小时)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众数是______,极差是______.
(2)在这次调查的200名居民中,在家读书的有______人.
(3)估计该组2000名居民中双休日读书时间不少于4小时的有______人.
若将7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中间的数恰是这7个数的平均数,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25,后4个数的平均数是35,则这7个数的和为( )
A.175 | B.210 | C.240 | D.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