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图形的变化
- + 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
- 平移
- 轴对称
- 旋转
- 中心对称
- 图案设计
- 图形的相似
- 锐角三角函数
- 投影与视图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AOB内一点P,P1,P2分别是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交OA于点M,交OB于点N.若△PMN的周长是5cm,则P1P2的长为( )


A.6cm | B.5cm | C.4cm | D.3cm |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13,BC=10,D是BC边上的中点,AD=12,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 )


A.10 | B.![]() | C.12 | D.![]() |
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3,BC=5,将腰DC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DE,连接AE,则△ADE的面积是_________


(本小题10分)
如图①,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
和
重合放置,其中
90°,
30°,
.

(1)操作发现
如图②,固定△
,将△
绕点
旋转,当点
恰好落在
边上时,m]
①
= °,旋转角α= °(0<α<90),线段
与
的位置关系是 ;
②设△
的面积为
,△
的面积为
,则
与
的数量关系是 ;
(2)猜想论证
当△
绕点
旋转到图③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猜想(Ⅰ)中
与
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并尝试分别作出了△
和△
中
,
边上的高
,
,请你证明小明的猜想;

(3)拓展探究
如图④,
60°,
平分
,
,
∥
交
于点
.若在射线
上存在点
,使
,请直接写出相应的
的长.

如图①,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






(1)操作发现
如图②,固定△





①



②设△






(2)猜想论证
当△











(3)拓展探究
如图④,













如图,延长△ABC的各边,使得BF=AC,AE=CD=AB,顺次连接点D、E、F,得到△DEF为等边三角形.

(1)试说明△AEF≌△CDE;
(2)△ABC是等边三角形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1)试说明△AEF≌△CDE;
(2)△ABC是等边三角形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如图,A、B、C在同一直线上,且△ABD,△BCE都是等边三角形,AE交BD于点M,CD交BE于点N,求证:

(1)∠BDN=∠BAM;
(2)△BMN是等边三角形.

(1)∠BDN=∠BAM;
(2)△BMN是等边三角形.
(2015秋•高青县期末)阅读下面材料:
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正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且PA=3,PB=4,PC=5,求∠APB的度数;
小伟是这样思考的:如图2,利用旋转和全等的知识构造△AP′C,连接PP′,得到两个特殊的三角形,从而将问题解决.

(1)请你回答:图1中∠APB的度数等于 .(直接写答案)
参考小伟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3,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且PA=2
,PB=1,PD=
.
(2)求∠APB的度数;
(3)求正方形的边长.
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正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且PA=3,PB=4,PC=5,求∠APB的度数;
小伟是这样思考的:如图2,利用旋转和全等的知识构造△AP′C,连接PP′,得到两个特殊的三角形,从而将问题解决.

(1)请你回答:图1中∠APB的度数等于 .(直接写答案)
参考小伟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3,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且PA=2


(2)求∠APB的度数;
(3)求正方形的边长.
把两个直角边长均为6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和EFG叠放在一起(如图①),使三角板EFG的直角顶点G与三角板ABC的斜边中点O重合.现将三角板EFG绕O点顺时针旋转(旋转角α满足条件:0°<α<90°),四边形CHGK是旋转过程中两三角板的重叠部分(如图②).

(1)探究:在上述旋转过程中,BH与CK的数量关系以及四边形CHGK的面积的变化情况(直接写出探究的结果,不必写探究及推理过程);
(2)利用(1)中你得到的结论,解决下面问题:连接HK,在上述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位置,使△GKH的面积恰好等于△ABC面积的
?若存在,求出此时BH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探究:在上述旋转过程中,BH与CK的数量关系以及四边形CHGK的面积的变化情况(直接写出探究的结果,不必写探究及推理过程);
(2)利用(1)中你得到的结论,解决下面问题:连接HK,在上述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位置,使△GKH的面积恰好等于△ABC面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