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注释:①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②驭:驾驭马匹。③蹄:名词活用动词,踢。④啮:咬。⑤贾人:商人。⑥遽:马上,赶快。⑦汝:你。⑧直:通“值”,价值。
【小题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1)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1处)
(2)时 人 称 陈 谏 议 有 古 仁 之 风(1处)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非学无以广才(______)
(2)年与时(______)
(3)不见马(______)
(4)贾人能蓄之(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戒仆养之终老。
【小题4】读了甲乙两段文字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结合选文分别写一写。
当前题号:1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非宁静无以远 
(2)非学无以广才 
(3)年与时
(4)悲守穷
【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小题3】用“/”给下面两个句子划分节奏,每个句子限画一处。
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 , 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 。
【小题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小题5】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请用自己的话归纳。
当前题号:2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古文阅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   
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险躁则不能性 (_________________)
④年与时(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当前题号:3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非学无以广才 (2)非淡泊无以明  (3)孙叔敖 (4)王封我矣
【小题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1)而 子 辞 请 寝 之 丘 故 至 今 不 失。
(2)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小题4】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小题5】“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当前题号:4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节选自刘备《刘备敕刘禅遗诏》

(注释)①殆:恐怕,大概②济:救济,挽救③增修:赞美的话说得很多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险躁则不能
(2)淫则不能励精
(3)朕初疾,下痢耳
(4)人意智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小题3】两篇选文的作者都对学习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请分别谈谈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题4】读了这两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当前题号:5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诫子书》,完成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非淡泊无以
(2)非宁静无以
(3)非学无以广
(4)年与时
【小题2】下列朗读停顿位置和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理由:突出静与俭的意义。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理由:“年”和“意”是陈述的对象。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理由:强调否定的意思。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理由:突出前后的因果关系。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小题4】《诫子书》是诸葛亮准备再次北伐,临行前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请你谈谈诸葛亮写下这封家书的用意何在?
【小题5】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诸葛亮认为,学习必须宁静、明志。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单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
当前题号:6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及其链接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1)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 (2)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
(3)悲守穷庐 庐:
【小题2】以下是春秋时齐国管仲撰写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较阅读两文后,回答两道题。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1)《诫子书》重点谈“树人”,请写出本文的论点,用以证明少年如何健康成长。
(2)“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意思是:“人一生的计划,比不过塑造一个人的品德。”《诫子书》中,“俭以养德”提出“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途径。请你用30字左右的字数叙说一个生活节俭的小故事。
当前题号:7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诫外甥书》)

(注释)①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②揭然:高举的样子。③恻然:恳切的样子。④细碎:琐碎的杂念。
【小题1】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无误的一项(    )
A.忍屈/伸去/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
B.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
C.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
D.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
【小题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学须静也(句首发语词,无实意)
B.意与日(距离)
C.何患于不(成功,实现  )
D.夫志当高远(怀有,怀着)
【小题3】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诫子书》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他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B.《诫子书》只概括了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C.(乙)文中“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从这几句可看出作者又从反面进行了论述。
D.(乙)文只有短短八十余字,但却有很深的内涵。作为青年人,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还必须有实现理想志向的具体可行措施和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小题5】《诫子书》论述了修身和为学都要“__________”的道理,只有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才能 “ 致远” ;《 诫外甥书》则论述了“__________”是一个人成功的先决条件。两篇文章都强调了__________的重要性。
当前题号:8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文言文阅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非宁静无以远(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小题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小题4】诸葛亮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当前题号:9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加点横线的词语
(1)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
(2)以修身(_________)
(3)年与时(__________)
(4)遂成枯落(__________)
【小题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小题3】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夫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也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论证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小题4】选文中诸葛亮诫子,链接材料中刘备训儿,其内容有何异同?

链接材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