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内能
- 生物体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 热机
- 燃料的热值
-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 热量的计算
- + 比热容
- 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 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甲、乙两物体,比热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2:1,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甲升高了20℃,则乙物体温度可以升高()
A.60℃ | B.70℃ | C.80℃ | D.90℃ |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大小,小敏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实验数据表明,食用油的比热容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比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多。
(2)如果只从冷却效果考虑,要让一块100℃的金属降温,用相同质量的、温度都是10℃的水好,还是食用油好,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 质量/克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分 | 最后温度/℃ |
水 | 100 | 16 | 5 | 41 |
食用油 | 100 | 16 | 5 | 64 |
(1)实验数据表明,食用油的比热容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比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多。
(2)如果只从冷却效果考虑,要让一块100℃的金属降温,用相同质量的、温度都是10℃的水好,还是食用油好,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
B.物体吸收热量越多,比热容就较大 |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
D.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
某学生用两个相同的热源分别对质量为m1,比热为c1的甲物质和质量为m2、比热为c2的乙物质加热,并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画出甲、乙两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情况,作出如下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若m1=m2,则c1<c2; | B.若m1<m2,则c1>c2; |
C.若c1=c2,则m1<m2; | D.若c1>c2,则m1<m2。 |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春城之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与滇池息息相关,所以保护滇池,人人有责。滇池对昆明气候的调节作用,主要是因为()
A.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
B.水具有较大的密度 |
C.水具有较大的内能 |
D.水具有较高的温度 |
为了探究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和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几组实验,结果如下。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1)比较实验组3、4可以得出结论:升高相同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热量_______,这说明温度升高快慢和物质的_______有关。
(2)通过分析_______两组实验数据,可以说明: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说明两种物质的_______不同。
实验组 | 物质 | 质量/克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分 |
l | 煤油 | 400 | 10 | 15 | 5 |
2 | 煤油 | 400 | 10 | 20 | 10 |
3 | 水 | 400 | 10 | 20 | 20 |
4 | 水 | 200 | lO | 20 | 10 |
(1)比较实验组3、4可以得出结论:升高相同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热量_______,这说明温度升高快慢和物质的_______有关。
(2)通过分析_______两组实验数据,可以说明: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说明两种物质的_______不同。
下列应用事例中,与水的比热大无关的是( )
A.利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
B.将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为房间供暖 |
C.冬季的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秧苗冻坏 |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造水电站,用水发电 |
今年五一,吴力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8: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株洲市文化园的气温和园内人工湖的水温进行了测量,图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t1随时间t2变化的图线。据图可以判断( )


A.实线表示水温,虚线是气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大 |
B.实线是水温,虚线是气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小 |
C.实线是气温,虚线是水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大 |
D.实线是气温,虚线是水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小 |
下列事例不是利用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是()
A.用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 |
B.用热水取暖,冬季供热用的散热器、暖水袋。 |
C.农村在培育秧苗时,为保护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要往秧田里灌水 |
D.夏天高温时,往房间里洒水降温 |
为保证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时向秧苗田里多灌一些水,这时因为( )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
B.夜间冷是由于风大,将苗浸入水中使风吹不着苗 |
C.外界气温变化时由于水的比热大,温度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夜晚可起到保温的作用 |
D.水很冷,防冻不应当灌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