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内能
- 生物体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 热机
- 燃料的热值
- +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 热量的计算
- 比热容
- 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 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等质量的甲、乙两物体是由不同种材料制成的,温度相等。先把甲物体投入到一杯热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水温下降了6℃。取出甲物体(设水的质量不变),再将乙物体投入到这杯热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水温又下降了6℃(设整个过程没有热量损失)。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比热大 | B.乙的比热大 | C.甲、乙比热一样大 | D.无法确定 |
有一种电能辅助式太阳能热水器,晴天时它接收太阳能的真空镀膜管的总有效面积约为1.2m2,能将接收的太阳能的40%转化为水的内能;阴雨天时用电加热,电热管上标有“220V 1500W”。
(1)晴天时,用太阳能加热,每年6、7月份某地区向着阳光的地方平均1m2的面积在1h内得到4.2×106J的太阳能,如果每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以10h计算,可以将1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多少摄氏度?[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2)阴雨天时需用电加热,如果所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热水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将上述同样质量、初温的水加热到同样的温度需多长时间?
(1)晴天时,用太阳能加热,每年6、7月份某地区向着阳光的地方平均1m2的面积在1h内得到4.2×106J的太阳能,如果每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以10h计算,可以将1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多少摄氏度?[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2)阴雨天时需用电加热,如果所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热水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将上述同样质量、初温的水加热到同样的温度需多长时间?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铜块,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将铜块立即投入水中,则()
A.水向铜块传递热 | B.铜块向水传递热 |
C.两者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 D.无法判断 |
煤油的热值大于酒精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油比酒精含有的热量多 |
B.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煤油放出的热量要多些 |
C.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利用煤油刚好能烧开一壶水,那么利用酒精则不能烧开这壶水(效率相同条件下) |
D.通风条件越好,供氧越充足,两种燃料的热值就越大 |
在以下两个说理题中选择一个作答,多选不加分。
(l)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即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mm厚的铝片。他们先把薄薄的铝片装到钢罐内,与钢罐的内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紧紧贴在钢罐内壁。请你用所学的科学知识给予解释。请举两个实际例子说明水结冰的危害性。
(2)初春温度较低,农民常在傍晚向秧田多灌一些水,在次日早上又把秧田中的水放浅些,这样会提高秧田温度以利秧苗生长。请你用所学的比热知识给予解释。请例举水比热的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两处应用。
(l)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即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mm厚的铝片。他们先把薄薄的铝片装到钢罐内,与钢罐的内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紧紧贴在钢罐内壁。请你用所学的科学知识给予解释。请举两个实际例子说明水结冰的危害性。
(2)初春温度较低,农民常在傍晚向秧田多灌一些水,在次日早上又把秧田中的水放浅些,这样会提高秧田温度以利秧苗生长。请你用所学的比热知识给予解释。请例举水比热的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两处应用。
炎热的夏天赤脚丫走在水泥地上,感觉水泥地很烫脚而进入游泳池中又觉得池水很凉,这主要是因为水泥地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 水泥地升高的温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粗略测量蜡烛的热值q,图中A为穿有小木棍的容器(内装有水),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要完成本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必需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则粗略测得这支蜡烛的热值q =__________J/kg。
(3)小华通过本实验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更___,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1)要完成本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必需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则粗略测得这支蜡烛的热值q =__________J/kg。
物理量 | 容器中水的质量m/g | 水的初温t1/℃ | 水的末 温t2/℃ | 燃烧前蜡烛的质量m1/ g | 燃烧后蜡烛的质量m2/g |
测量值 | 150 | 25 | 40 | 20.6 | 20 |
(3)小华通过本实验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更___,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小明先将暖瓶中的1千克热水倒入一个洗脚盆里,用温度计测得水温是80℃,他想通过加入一些温度是2℃的冷水,使洗脚盆中的水温降低至40℃,不考虑与水接触的洗脚盆、空气等周围环境散热因素的影响,那么,他应该加入的冷水( )
A.小于1 千克 | B.等于1 千克 | C.略大于1 千克 | D.远大于1 千克 |
用煤气灶把2kg,初温为30℃的水烧到80℃,消耗了20g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则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J,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J,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______%。
下图中左图所示是我国运载火箭上的“箭载摄像机”,右图是该摄像机拍得的火箭上升时的一幅照片。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感光元件上,若拍摄该照片时镜头的焦距为f,镜头的质量为m、比热容为c,火箭发射前镜头的温度为t,那么( )




A.为了成像清晰,镜头到感光元件的距离v满足的条件是v<f |
B.为了成像清晰,镜头到感光元件的距离v满足的条件是v>2f |
C.镜头吸收热量Q后的温度为![]() |
D.镜头吸收热量Q后的温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