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电功和电功率
- 简单机械
- 功和能
- 机械能
- 内能
- 核能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滑轮___________可以看作等臂杠杆(选填“A”或“B”);若物体所受重力均为20牛且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2的大小为________.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如图所示,已知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其近地点距离地面高439Km,远地点距离地面2384Km,卫星在近地点时动能_________,在远地点时势能____________(前两空选填“最大”或“最小”).

家庭用的电热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加热前温控开关S1处于闭合状态,闭合开关S后饮水机开始加热,当水箱内水温达到98℃时温控开关S1自动断开,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当水温降至一定温度t时,S1又闭合重新加热.饮水机的铭牌数据与电路原理图如下:

求:
(1)正常加热时通过饮水机的电流;
(2)正常加热时电阻R2的阻值;
(3)若饮水机重新加热一次的时间为5min,加热一次消耗的电能.

水箱容量 | 额定电压 | 加热功率 | 保温功率 |
2L | 220V | 440W | 40W |
求:
(1)正常加热时通过饮水机的电流;
(2)正常加热时电阻R2的阻值;
(3)若饮水机重新加热一次的时间为5min,加热一次消耗的电能.
能量的形式: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_能;拉长的弹簧有________能;电灯发光发热要消耗_____能;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
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
C.物体的比热容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
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
906班的同学在体育课上的跳楼梯的训练活动中,决定组织一次比赛活动,从一楼跳到三楼,比比班上谁的功率最大。为此,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提供的选项如下)
①三楼地面到一楼地面的高度
②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
③每个同学的质量或体重
④一楼到三楼楼梯的长度
①三楼地面到一楼地面的高度
②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
③每个同学的质量或体重
④一楼到三楼楼梯的长度
A.②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②③ |
如图所示是某学校的初三学生在练习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则该中学生()


A.助跑阶段机械能总量不变 |
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 |
C.从起跳到落地的过程动能是先变小后变大 |
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
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其中在_________处的重力势能最大,______________处的动能最大(填字母)。
A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
A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图所示,是小玲和小红同学设计的可调加热电路.电源电压为220Ⅴ,加热电热丝的规格为“220V 100W”(阻值不随温度变化),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484Ω 2A”.两同学分别计算了电热丝实际功率的变化范围,过程如下.两同学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写出错误之处并作出对应的正确解答.


⑴小玲同学的计算过程 电热丝电阻 ![]()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右端时电阻 R0=484Ω 功率P= ![]() ![]()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左端时 电阻R′=484Ω+484Ω=968Ω 功率P′= ![]() ![]() 答:电热丝实际功率变化范围是50W~100W | ⑵小红同学的计算过程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右端时,电热丝的实际电压 等于额定电压,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为100W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左端时 R0= ![]() ![]() U0= ![]() 电热丝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的1/2 电热丝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的1/2为50W 答:电热丝实际功率的变化范围是50W~100 W |
⑴ | 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