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电功和电功率
- 简单机械
- 功和能
- 机械能
- 内能
- 核能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m长的斜面,把1200N的重物提高1m。

(1)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多少牛?________
(2)若实际用力为5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________物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________

(1)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多少牛?________
(2)若实际用力为5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________物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________
2018年2月13日,刘佳宇在平昌冬奥会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赛首获该项目奥运奖牌。场地为半圆形轨道(如图),她以一定的速度从A点向下俯冲,经轨道达到最高点E,图中‘O’代表刘佳宇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则( )


A.A点机械能小于E点机械能 |
B.B点的动能等于D点的动能 |
C.A点到C点重力做功动能增加 |
D.C点到E点机械能都转化为内能 |
如图为喷洒农药的无人机在农田上方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均匀喷洒农药,此过程中,喷药无人机的(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 |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
下图是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时针摇动手柄时,横梁上升。横梁及衣架共重10牛,每个滑轮重1牛,不计绳子自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1)当横梁缓缓上升1米时,需要克服横梁及衣架的重力做功多少焦?
(2)当横梁缓缓上升1米时,用时4秒,求手摇手柄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1)当横梁缓缓上升1米时,需要克服横梁及衣架的重力做功多少焦?
(2)当横梁缓缓上升1米时,用时4秒,求手摇手柄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牛,用10牛的拉力F,使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自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 牛,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瓦。


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来自黑龙江省的选手李妮娜,起点在自由式滑雪比赛中获得银牌。她在比赛过程中,从a点静止滑下到e点停止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

(1)从a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转化为 ________。
(2)在整个滑行过程中,a点的机械能 ________c点的机械能(填“>”“=”或“<”)

(1)从a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转化为 ________。
(2)在整个滑行过程中,a点的机械能 ________c点的机械能(填“>”“=”或“<”)
下图是吊车吊起重物的示意图,伸缩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F1始终垂直吊臂。当吊臂从如图位置吊着货物匀速下降时,F1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


A.![]() | B.![]() | C.![]() | D.![]() |
停车难成为许多城市管理的难题,车停放在路边既影响交通又影响市容,而把车停放在空中就既环保又防盗。图甲是集存车、绿化、景观、防盜、户外广告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路边空中绿化存车亭”。图乙为“路边空中绿化存车亭”的工作原理图,其中A为存车架,O为杆OB的转动轴,杆的B端固定悬挂泊车装置,BC为牵引OB杆转动的钢丝绳,由电动机牵引。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忽略OB的重力和机械各部分的摩擦力):

(1)图乙中C轮的作用是________。
(2)在图中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____
(3)如图乙所示,若此时A和汽车的总质量为1200千克,B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3米,OB长为5米,BC间距离为1米。求此时钢丝绳所受的拉力。(g取10牛/千克) _____

(1)图乙中C轮的作用是________。
(2)在图中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____
(3)如图乙所示,若此时A和汽车的总质量为1200千克,B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3米,OB长为5米,BC间距离为1米。求此时钢丝绳所受的拉力。(g取10牛/千克) _____
小南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1)实验前,若杠杆如图甲所示,则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小南决定先保持阻力F2和阻力臂l2不变,如图乙所示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臂和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表中的数据,小南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小南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他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再在杠杆右侧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如图丙所示,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

(1)实验前,若杠杆如图甲所示,则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小南决定先保持阻力F2和阻力臂l2不变,如图乙所示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臂和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表中的数据,小南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实验序号 | 动力F1/牛 | 动力臂l1/米 |
1 | 0.5 | 0.20 |
2 | 1.0 | 0.10 |
3 | 1.5 | 0.07 |
4 | 2.0 | 0.05 |
5 | 2.5 | 0.04 |
(3)小南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他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再在杠杆右侧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如图丙所示,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