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电功和电功率
- 简单机械
- 功和能
- 机械能
- 内能
- 核能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电梯的简化模型如下图甲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速度要经过增大、不变和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改变拉力大小来实现的。某次上升过程中电梯所受拉力F随上升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下图乙所示,这个过程用时1分钟。求在这个过程中:

(1)拉力做的总功;__________
(2)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________

(1)拉力做的总功;__________
(2)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________
从地面上搬起重物我们的常见做法是弯腰(如图甲)或人下蹲弯曲膝盖(如图乙)把它搬起来,哪种方法好呢?下面就建立模型说明这个问题.把脊柱简化为杠杆如图丙所示,脊柱可绕骶骨(轴)O 转动,腰背部复杂肌肉的等效拉力F1 作用在A 点,其实际作用方向与脊柱夹角为 12°且保持不变,搬箱子时箱子对人的拉力 F 2 作用在肩关节B 点,在B 点挂一重物代替箱子.用测力计沿F1方向拉,使模型静止,可测出腰背部复杂肌肉拉力的大小.接着,改变脊柱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可改变杠杆与水平面的夹角 α,多次实验得出结论。

(1)当 α 角增大时,F1 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甲乙两种姿势所对应丙图中的两种状态,根据你的分析可得,___(甲/乙)图中的姿势比较正确,你的分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当 α 角增大时,F1 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甲乙两种姿势所对应丙图中的两种状态,根据你的分析可得,___(甲/乙)图中的姿势比较正确,你的分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热桌垫在冬天很受欢迎(如图甲)。某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探究了它的原理,查看说明书后发现:该电热桌垫由8伏电源供电,发热部分由R1和R2组成,调温档有关、低温、高温三档,已知两图中R1均为6欧,R2均为2欧。

(1)按如图乙的电路,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热桌垫处于____ 档(选填“关”、“低温”或“高温”)。
(2)图乙中该电热桌垫消耗的最大功率是多少瓦?__________
(3)图丙中当电热桌垫处于低温档时,求10分钟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不考虑温度的变化对电阻的影响)__________

(1)按如图乙的电路,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热桌垫处于____ 档(选填“关”、“低温”或“高温”)。
(2)图乙中该电热桌垫消耗的最大功率是多少瓦?__________
(3)图丙中当电热桌垫处于低温档时,求10分钟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不考虑温度的变化对电阻的影响)__________
将一支内有弹簧的圆珠笔向下按压(如图),放手后笔会向上弹起一定高度。下列关于该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向下按笔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 |
B.向下按笔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 |
C.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
D.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 |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建立,经历了迈尔、焦耳和亥姆霍兹等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某同学用如图电路图(焦耳实验电路图)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器材有稳压电源、停表、阻值为100欧的电阻丝、测量范围为0~100℃的温度计等。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的示数变化,来判断相同时间内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
(2)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及其数据分析,准确地测定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之间的定量关系”。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准确地用文字描述该“定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该同学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对原实验方案稍加改动:实验器材不变,通电时间和电流的预设值不变,在每完成一次实验(收集一组数据)后,不断开开关,直接把前一次实验的末温作为下一次实验的初温,再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达到预设值时开始计时,100秒后记录末温……结合原方案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改动后方案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 通电时间t/秒 | 电阻 R/欧 | 电流 I/安 | 筒内水的初温t0/℃ | 筒内水的末温t/℃ | 筒内水升高的温度△t/℃ | 热量Q |
1 | 100 | 100 | 0.2 | 20 | 32 | 12 | 小 |
2 | 0.3 | 20 | 47 | 27 | 中 | ||
3 | 0.4 | 20 | 68 | 48 | 大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的示数变化,来判断相同时间内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
(2)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及其数据分析,准确地测定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之间的定量关系”。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准确地用文字描述该“定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该同学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对原实验方案稍加改动:实验器材不变,通电时间和电流的预设值不变,在每完成一次实验(收集一组数据)后,不断开开关,直接把前一次实验的末温作为下一次实验的初温,再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达到预设值时开始计时,100秒后记录末温……结合原方案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改动后方案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的杠杆(自重和摩擦不计),O是支点,A处挂一重为50N的物体,为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中点B处沿_____(选填“F1”、“F2”或“F3”)方向施加的力最小,为_____N。 

如图所示,用一滑轮组来提升物体,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力以及摩擦力,若作用在绳子上的力为100 N时,刚好能使物体匀速上升,则物体重______N;若绳子移动了4 m,则物体要移动__________m。

(1)如图甲所示为核电站工作情况的方框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写装置的种类并回答以下问题。

在汽轮机中,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轮片的________能。
(2)“辽宁舰”服役,圆了中国航母梦。如图乙所示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内达到起飞速度,牵引索与蒸汽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_____(选填“都为定滑轮”、“都为动滑轮”、“一个为定滑轮,一个为动滑轮”);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活塞________,内能________,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

在汽轮机中,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轮片的________能。
(2)“辽宁舰”服役,圆了中国航母梦。如图乙所示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内达到起飞速度,牵引索与蒸汽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_____(选填“都为定滑轮”、“都为动滑轮”、“一个为定滑轮,一个为动滑轮”);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活塞________,内能________,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
如图所示,置于斜面顶端a的物体,分别沿ab、ac、ad三个不同路径滑落到b、c、d三个位置时,若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则比较它们动能的大小,正确的是( )


A.b点的动能大 |
B.c点的动能大 |
C.d点的动能大 |
D.一样大 |
甲、乙两物体,质量和初温都相同。把甲放在一杯冷水中,搅拌后,水的温度升高了5 ℃,将甲取出,再把乙放进去(假设没有热损失)搅拌后,水的温度又升高了5 ℃。由此可知 ( )
A.甲的比热大 | B.乙的比热大 | C.两者的比热一样大 | D.无法比较两者的比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