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自然科学现象与事实反映了“量变引起质变”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在2倍焦距以外时,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像会逐渐变大;当移过  时,光屏上得不到实像。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李与小胡用同一照相机给站在某处的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如图所示,甲是小李拍的,乙是小胡拍的。根据底片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若拍照时所选镜头焦距一样,则小李离被拍的同学的距离远
B.小李与小胡所拍的像都成像在两倍焦距之外
C.小胡为了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李的一样大,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
D.小胡为了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李的一样大,移动位置后,镜头与胶卷距离不变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 ;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一物体在离光屏40 cm处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等大的像,问当物体移至离凸透镜焦点外15 cm处时,此时通过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
当前题号: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的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甲),看到手指___________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乙),看到房屋___________的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_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下图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
的大小
40
13.5
缩小
30
15
缩小
20
20
等大
15
30
放大
10
光屏上没有像
8
光屏上没有像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____,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_。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同学,同时还应___________(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  (填“正立”或“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m。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将蜡烛、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使烛焰距凸透镜25厘米,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