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按照实验要求,设计测量未知定值电阻Rx阻值(范围为400~600Ω)的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总电压为2~3V),电压表(量程0~3V、0~15V)、电流表(量程0~0.6A、0~3A)、滑动变阻器(500Ω 0.5A)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1)要求一:测算出Rx,且实验过程中不能拆接电路。
小科设计实验电路如图甲。请分析:
①小科在设计实验前通过估算发现,用所提供的电流表无法测量出电路中的电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时,先将变阻器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a处,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U1即为电源电压;再将变阻器滑片P移到另一位置b处,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2,则U1-U2就是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相关数据计算Rx的阻值。实验中滑片P所在的a、b处分别对应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求二:增加一个电学器材实现Rx阻值的直接读取,且电路只能连接一次。小科增加了一个阻值可连续调节且可读数的变阻器Y,重新设计了图乙电路。实验步骤如下:①先闭合开关S、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V;②再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取此时Y的数值。Y的示数即为Rx的阻值。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是壁挂式拿起即亮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手电筒插入基座不亮,拔离即亮,塑料片起到了开关的作用。该手电筒的工作电路图是(   )
A.B.C.D.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小明按设计连接的铅笔芯变阻器电路,将导线a固定在铅笔芯一端,闭合开关后,把导线b沿铅笔芯向右移动,灯泡变亮,则他设计的电路图是
A.B.C.D.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学过的知识,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

(1)同学们利用电路甲测量Rx的阻值,测量数据和结果如下表一:
实验次数
电压U(伏)
电流I(毫安)
电阻R(欧)
1
2.0
2.30
870
2
2.5
2.90
862
3
4.0
4.70
851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求得该电阻的阻值是___。
(2)同学们发现该电阻的标定阻值为1000欧,为什么测量值与标定值之间有较大偏差?他们查资料寻找原因,发现平时认为电阻为零的电流表和电阻无穷大的电压表实际上都有一定的内阻,只是电压表的内阻比较大,电流表的内阻比较小,但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然后,同学们找来他们使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说明书,说明书显示:
电压表:量程0∼6伏,内阻6000欧
电流表:量程0−10毫安,内阻40欧
根据这些信息,可判断甲电路中由于___(“电流表”或“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使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偏差。
(3)小组同学经过思考,改成电路乙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电压U(伏)
电流I(毫安)
电阻R(欧)
1
2.0
1.92
1042
2
2.5
2.45
1020
3
4.0
3.75
1067
 
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同学们做出了以下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___。
A.测量该定值电阻选择电路乙更合适
B.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得到的电阻阻值都会偏大或偏小
C.选择合适的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偏差会减小,更接近真实值
(4)拓展应用根据以上的探究,如果需要测量阻值约20欧的小阻值电阻时,选用了合适量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后,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应选择甲和乙中的哪一电路?并说明理由。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利用图甲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其中滑动变阻最大阻值为500欧,定值电阻R0阻值为10欧。闭合开关,当滑片从最右端慢慢向左移动,发现最初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直到接近左端时电压表指针才开始有所偏转,继续左移,指针偏转角度迅速变大,即该滑动变阻器引起电压表示发生明显变化的调节区级很小。本实验中,要使滑片每移动一段距离,都能引起电压表示数较为明显的变化,应选择怎样的滑动变阻器?小明用不同的电阻丝代替滑动变阻器,利用图乙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3条长度都为10厘米的粗细均匀电阻丝A、B、C,阻值分别为1欧、20欧、400欧。
②将电阻丝A接入图乙电路,闭合开关,滑片P从最右端移到最左端,记录电压表示数U随滑片移动长度x变化的相关数据,多次测量。
③分别用电阻丝B、C代替A,重复步骤②。
④处理相关数据,获得“电压表示数U随移动长度x变化的关系”如图丙。

(1)图甲实验中,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处于最左端时,导线a与接线柱M处的连接意外断开,此时示数为零的电表是________。   
(2)分析图丙,实验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与电阻丝阻值的关系是________。   
(3)若利用图乙研究通过R0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在A、B、C三条电阻丝中,你认为选择哪一条电阻丝最合适并说明理由。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利用如图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其中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1A”。依次将阻值为5欧、10欧、20欧的定值电阻接入AB之间完成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
1
2
3
电阻R(欧)
5
10
20
电流I(安)
0.4
0.2
0.1
 
请回答:
(1)完成第一组实验,断开开关,拆下5欧的电阻,改接10欧的电阻。继续操作有以下四步:①闭合开关;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③记录电流表示数;④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   
(2)上述操作④中判断滑片已处于适当位置的依据是________;   
(3)依据表中数据作出了下列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B.C.D.
(4)要完成本次实验,电源最多只能将________节干电池串联。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某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A.1.5安  B.7.5安  C.1.5伏  D.7.5伏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所示电路,分别把定值电阻R1、R2(R1>R2)接入A、B之间后进行实验,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画出A、B之间电阻的P-U图像,如图乙所示。如果把R1和R2并联后接入A、B之间进行实验,同理,可以在图乙中画出它的P-U图像③。则图像①所对应的电阻和图像③所在的区域分别是(  ) 
A.R1和Ⅰ     B.R1和Ⅲ     C.R2和Ⅰ     D.R2和Ⅲ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图甲是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压2V)电功率的实验电路。

(1)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 瓦。老师认为图乙曲线右半段不符合实验事实,理由是________。   
(2)另一同学为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换用4.5V的电源,并用多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替换图甲中的灯泡,得到如图丙的图像,则他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________欧姆。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甲是一种电热膜,它不易氧化,工作时能自动控温。其构造是在绝缘薄膜表面,将多条薄的导电墨线两端与金属导线相连,如图乙。导电墨线电阻随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丙。有关电热膜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电墨线间以串联的方式连接
B.不易氧化属于电热膜的物理性质
C.工作时通过导电墨线的电流始终不变
D.温度到达to时,发热功率会急剧减小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