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本地大气压的大小,其中弹簧测力计和2mL注射器的自重可忽略不计,活塞与针筒之间气密性很好,但摩擦较大。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底端,当绳端钩码加至2N时,针筒恰由静止开始向右移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N,则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1.5N,若绳端钩码增加为3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为减小活塞与针筒之间的摩擦,小明找来润滑油涂在活塞与针筒壁上,再次测量后发现摩擦减到很小。于是他重新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1N时,针筒开始向右移动,又测得针筒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多少帕?__________;
(3)小明发现将活塞推至底端时,注射器前端小孔内的气体无法排尽,这将使得大气压的测量
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丽要外出旅游,为防止阳台上的盆栽植物缺水,想制作一个自动浇花装置。
她在瓶底与瓶盖上各开一个小孔,瓶内装水(如图甲)。发现水从瓶盖小孔快速流出,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
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呢?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研究)
只在瓶盖上开一个小孔,装入4/5的水,留下1/5的空气,瓶子倒放(如图乙)。在20℃的恒温室内,用40℃的湿毛巾包裹在瓶子有气体部位,观察记录1小时内发生的现象。
(实验记录)
开始时小孔只滴水(如图丙);一段时间后停止滴水,没有气泡进入;然后小孔只进气泡、不滴水(如图丁);最后既不滴水也不进气泡。测出有关科学量,并绘制成图(如图戊)。

换用25C、30℃、35℃、45C的湿毛巾重复试验,均产生类似现象。
(实验分析)
(1)瓶子倒置后,瓶内液体对瓶盖存在__________;
(2)瓶子内气体吸收毛巾上的热量后温度会升高,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至室温。结合装置滴水的原理以及戊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分析A、B、C、D四点,其中__________点瓶内气体温度最高;
(实验预测)
(3)若用低于环境温度的湿毛巾包在乙瓶子外部,1小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实践应用)
(4)小丽和拓展小组同学终于制成了一个自动浇花装置。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分析,该装置一天中供水的情况是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自制了一个“蜡烛抽水机”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将一支塑料管弯成∩型,一端插入硬纸片,另一端插入右杯水中。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用硬纸片盖住左杯口,且纸片与杯口密封(涂有凡士林),过一会,左杯内气体压强将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右杯中的水在_____________作用下流入左杯。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毫米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第二步,如图甲所示,用细尼龙绳将注射器活塞与弹簧秤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相对注射器筒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大气压强对活塞的压力)F=30N。
第三步,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如图乙)。
第四步,计算出此时大气压强p
试帮助实验小组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
(1)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______cm。
(2)计算得到大气压强p=________Pa。
(3)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一条除读数误差外的原因): 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是自制的水气压计,把它由宝石山的山脚移至山顶,玻璃管中的水柱的高度变化情况(   )
A.降低B.升高C.先降低再升高D.先升高再降低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阅读到以下的材料:在几千米高的山上,如果没有高压锅,连一顿熟饭都煮不了,这是由于水的沸点随气压改变的缘故。为了验证沸点与气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

(实验一)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的水,如图a,用温度计测得水将要沸腾到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格所示:
时间/分
2
4
6
8
10
12
14
温度/℃
70
78
86
91
102
102
102
 
(1)由数据可知,当时烧瓶内气压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实验二)烧瓶中的水沸腾(如图a所示)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
(2)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
(3)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当瓶内水沸腾后,小明该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操作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覆杯实验 B.注射药水
C.吸饮料D.马德堡半球实验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小楼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水、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
②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
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
④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100N;
⑤记录整理数据;
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实验装置如图甲。
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上述的实验步骤中,哪一步是多余的_________(填序号)。
(2)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的值等于_________。
(4)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秤示数可能会____100N。(填“>”、“<”或“=”)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临安盛产板栗,板栗加工厂通常采用“低压法”去壳:在2千帕低压条件下,将板栗加热到一定温度,板栗内的水分汽化,短时间内无法逸出,致使壳内外存在很大的气压差,使外壳爆裂实现去売。某科研小组想研究板栗用“低压法”爆壳时,爆壳率与温度的关系。图甲是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过程如下:
①准备实验板栗若干份,每份2千克。
②设置爆壳箱内气压恒为2千帕,分别在60℃、65℃、70℃、75℃和80℃的温度下对5份实验板栗进行爆壳,每次爆壳时间均为60分钟,记录爆壳数并计算爆壳率。
③重复步骤②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各温度下爆壳率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实验板栗除了品种相同外,还需控制哪些因素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
(2)分析图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宛暑假乘飞机旅行,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他感到耳朵有点疼,这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逐渐______。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碧蓝碧蓝的,白云竟都在他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这时,舱内屏幕显示:高度10800米。地面阴雨绵绵,高空却阳光灿烂,这是因为飞机进入了______(选填“对流层”或“平流层”或“中间层”)。生活中见到的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_______(选填“对流层或“平流层”或“中间层”)。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