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 运动和力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为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即高压锅,利用它可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

(1)小奕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横截面积S为12mm2,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72g,取g=10N/kg,计算安全阀自重对出气孔处气体所产生的压强。____________
(2)当高压锅内气压增大到某一值时,锅内气体就能自动顶开安全阀放气。在外界为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该高压锅内的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少?___________
(3)对照图所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线,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煮食物时,可以达到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_______

(1)小奕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横截面积S为12mm2,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72g,取g=10N/kg,计算安全阀自重对出气孔处气体所产生的压强。____________
(2)当高压锅内气压增大到某一值时,锅内气体就能自动顶开安全阀放气。在外界为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该高压锅内的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少?___________
(3)对照图所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线,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煮食物时,可以达到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_______
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 )
A.高原反应——空气含氧量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
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
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液体沸点和气压的关系 |
小明自制了一个“蜡烛抽水机”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将一支塑料管弯成∩型,一端插入硬纸片,另一端插入右杯水中。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用硬纸片盖住左杯口,且纸片与杯口密封(涂有凡士林),过一会,左杯内气体压强将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右杯中的水在_____________作用下流入左杯。

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鸡蛋沉入水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在鸡蛋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某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毫米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第二步,如图甲所示,用细尼龙绳将注射器活塞与弹簧秤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相对注射器筒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大气压强对活塞的压力)F=30N。
第三步,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如图乙)。
第四步,计算出此时大气压强p。
试帮助实验小组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
(1)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______cm。
(2)计算得到大气压强p=________Pa。
(3)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一条除读数误差外的原因): ________。

第一步,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第二步,如图甲所示,用细尼龙绳将注射器活塞与弹簧秤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相对注射器筒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大气压强对活塞的压力)F=30N。
第三步,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如图乙)。
第四步,计算出此时大气压强p。
试帮助实验小组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
(1)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______cm。
(2)计算得到大气压强p=________Pa。
(3)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一条除读数误差外的原因): ________。
如图是自制的水气压计,把它由宝石山的山脚移至山顶,玻璃管中的水柱的高度变化情况( )


A.降低 | B.升高 | C.先降低再升高 | D.先升高再降低 |
小明阅读到以下的材料:在几千米高的山上,如果没有高压锅,连一顿熟饭都煮不了,这是由于水的沸点随气压改变的缘故。为了验证沸点与气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

(实验一)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的水,如图a,用温度计测得水将要沸腾到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格所示:
(1)由数据可知,当时烧瓶内气压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实验二)烧瓶中的水沸腾(如图a所示)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
(2)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
(3)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当瓶内水沸腾后,小明该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的水,如图a,用温度计测得水将要沸腾到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格所示:
时间/分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温度/℃ | 70 | 78 | 86 | 91 | 102 | 102 | 102 |
(1)由数据可知,当时烧瓶内气压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实验二)烧瓶中的水沸腾(如图a所示)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
(2)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
(3)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当瓶内水沸腾后,小明该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
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和量筒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多少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
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水,读出量筒内水面位置的刻度
②把系有细线的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铁块的重力
③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里,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④读出量简内水面位置升高后的刻度
⑤计算铁块排开水的体积,求出铁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设计的表格中缺少一项,该项是_________。
补充完整后,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实验后,该组同学进行了反思:
(1)实验步骤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水,“适量”两字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潘同学认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不可靠,下列能成为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水,读出量筒内水面位置的刻度
②把系有细线的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铁块的重力
③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里,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④读出量简内水面位置升高后的刻度
⑤计算铁块排开水的体积,求出铁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设计的表格中缺少一项,该项是_________。
铁块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 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N | 水的体积/cm3 | 水和铁块的总体积/cm³ | 排开水的体积/cm³ | 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N
|
| | | | | |
补充完整后,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实验后,该组同学进行了反思:
(1)实验步骤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水,“适量”两字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潘同学认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不可靠,下列能成为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A.没有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
B.没有换用其它液体进行实验 |
C.没有进行物体部分浸入水中时的实验 |
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小楼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水、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
②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
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
④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100N;
⑤记录整理数据;
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实验装置如图甲。
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上述的实验步骤中,哪一步是多余的_________(填序号)。
(2)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的值等于_________。
(4)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秤示数可能会____100N。(填“>”、“<”或“=”)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
②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
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
④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100N;
⑤记录整理数据;
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实验装置如图甲。
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上述的实验步骤中,哪一步是多余的_________(填序号)。
(2)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的值等于_________。
(4)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秤示数可能会____100N。(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