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各自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甲在半小时内行驶15km,汽车乙在2min内行驶1200m,则()
A.两车牵引力之比为5︰6
B.两车发动机做功之比为1︰1
C.两车速度之比为1︰1
D.两车所受阻力之比为6︰5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一建筑工人用6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撤去推力后,小车仍然能继续向前运动0.8m,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在上述小车前进15.8m的过程中,建筑工人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___J.
(2)如图所示,一块既长又厚的均匀木块A,左上角有一固定转动轴O与墙连接,其下方搁有一小木块B,B与A之间存在摩擦,其余摩擦不计。B从A的左端匀速拉到右端的过程中,水平拉力的大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明想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实验过程如下:

(1)排出吸盘中的空气,把它紧压在厚玻璃板上。往小桶里慢慢加沙,直到吸盘被拉下来为止,如图甲所示。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向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平衡。
(3)把装有沙的小桶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添加砝码,并调节游码;横梁恢复平衡时,右盘砝码与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桶和沙的总质量m=_____g;
(4)如图丙,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___mm(要求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根据上面的测量,写出大气压的表达式:p=_____(用mDg、π等字母表示)。
(6)小明测量结果与当时的真实气压相差比较大,下列原因不可能的是___。
A.吸盘中的空气没有完全被挤出
B.接触面没有处理干净
C.吸盘太小了
D.玻璃不平整,存在漏气现象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
A.B,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的关系是FA________FB,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的关系是P________P(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
C.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A、B是两个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弹簧测力计分别以如图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动物体在同一水平长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5秒通过50厘米,F1=5 N,F2=8 N。下面是几位同学对丙图运动时状况的分析:

①A物体受到二个力,
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做功65焦,
③长木板对B物体的支持力和B物体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丙图弹簧测力计做功的功率大于乙图弹簧测力计做功的功率,
⑤B物体在水平方向只受二个力。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在水平公路上,小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与静止时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时对地面的压力大于静止时
B.运动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静止时
C.运动时与地面的摩擦力小于静止时
D.运动时与地面的摩擦力大于静止时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大气压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大气压的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地点一般是不同的
B.在不同时间,同一地点大气压值也并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的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的高
C.大气内部的压强也像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但空气在地面附近的密度较大,随着高度的增加,密度越来越小,因此压强与高度不成正比
D.离海平面越高的大气压强越小,而且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均匀减小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直到装满容器,如图乙所示。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如图丙。 求:

(1)该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多少牛顿?
(2)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3)请在丁图中作出在此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F随水位h变化的大致图象。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方法,如图我们来分享小曹冲所运用的智慧:

(1)用科学知识解释“称象”的原理,前后两次水面正对记号说明: 。(答最直接的结论)
(2)要推出“象重等于石头重”的结论,必须附上的关键推理依据是: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