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的各种事例中,跟大气压无关的是()
A.用吸盘挂钩挂物品
B.用滴管吸取药液
C.打气筒给轮胎打气
D.用针筒在药瓶中抽取药液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体积之比V:V=2:3,将它们轻轻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之比F:F=8:9,ρ=1×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都漂浮在水面上
B.甲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乙物体浸没于水中
C.乙物体的密度ρ=0.75×103kg/m3
D.乙物体的密度ρ=0.85×103kg/m3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
(2)密度计是利用 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选填“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     (不计铅丝体积)。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把装水的大烧杯放在水平升降台上,将一轻质玻璃杯倒扣在水中,玻璃杯内封闭一些气体,玻璃杯底用支架固定,支架在水中部分的体积忽略不计,水面都是静止的.将升降台缓慢升起一定高度(玻璃杯口没有接触大烧杯底部),水面静止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杯内气体压强变大
B.玻璃杯外、内水面高度差变大
C.大烧杯底部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大
D.支架对玻璃杯的压力变小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抗洪抢险中,某村民自制了一个总体积0.7米3的竹筏,放入河水中时1/5体积浸入水中。
(1)竹筏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要使水对竹筏产生4500牛的浮力,竹筏应有多大的体积浸入水中?(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若此时竹筏上坐了人,且每人的平均质量为50kg,则为了不使竹筏沉没,上面最多坐多少个人?
当前题号:5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如图的演示实验或示例图片,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B.
C.D.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正方形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若以浸入水中的深度为横坐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纵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因为生病需要输液.如图所示是输液示意图,药瓶瓶口插有两根管子,其中C管的作用是利用____使药液从A管中顺利流出。若要提高输注速度,除了调节调节器外,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2016年5月27日在越南中部的义安省,一条15米长、2米高的活鲸鱼突然遇到退潮,搁浅在沙滩上了。对鲸鱼搁浅的原因,小天和小江展开讨论,猜想浸入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水的多少有关,并分别进行了探究。

Ⅰ.小天的探究过程如下:
(1)在标有刻度的烧杯A、B内均倒入体积为50mL的水:
(2)将相同物体分别放入A、B烧杯内的水中,静止时分别如图甲、乙(乙中物体未与容器底密合)。
请根据小天的实验过程填写下表:
A或B烧杯中水重G/N
图甲中物体所受浮力F1/N
图乙物体所受浮力F2/N
0.5
0.5
_______
 
根据实验数据,小天认为,浮力的大小跟水的多少____填“有关”或“无关”)
Ⅱ.小江的探究过程如下:
(1)将重为4N的物体浸入装有适量水的容器中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如图丙;
(2)减少容器中的水量,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F2,如图丁.
请根据小江的实验过程填写下表
物理量
图丙
图丁
物体所受浮力F/N
1.4
________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m3
1.4×10-4
________
 
根据小天和小江的实验数据,你认为鲸鱼搁浅的原因是(________)
①海边的水太少,产生的浮力也很少
②水位下降,导致鲸鱼的重力变大
③水位下降,导致鲸鱼浸入海水中的体积减少.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学完压强后,小明想,既然气体和液体都可以产生压强,那么如果在试管A中装满水,再把试管B套入其中一部分(如图甲),把两个试管倒置过来(如图乙所示试管B会出现什么状态呢?你的猜想是:___;你猜想的理由是: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