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 运动和力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端午节那天,小明发现煮熟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如图)。若甲的体积比乙小,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甲的质量比乙大 | B.乙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
C.甲的密度比乙大 | D.甲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
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如图甲所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把杯子放于如图乙、丙所示位置,纸片都不会掉下来,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2月,中国海监在钓鱼岛海域放置浮标以监测我国领海的水文变化.监测发现,从春季至夏季,海水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导致密度下降.此过程中,若浮标体积保持不变,则()


A.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
B.浮力变小,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
C.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
D.浮力变大,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
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 )
A.![]() | B.![]() | C.![]() | D.![]() |
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北极地区冰层融化速度加快,北极熊的栖息地不断缩小。北极熊遭遇的生存危机是全球变暖的又一证据。由于全球变暖,冰层变薄而经常开裂,北极熊为了获取食物,常要从一块浮冰跳到另一块浮冰上。

(1)当一只780千克的北极熊跳到一块露出海面部分体积为10米3的浮冰上时,请计算说明这块浮冰能否继续保持漂浮状态? _________ (ρ海水=1.04×103千克/米3,g=10牛/千克)
(2)北极熊跳上浮冰时,承载着北极熊的浮冰受到海水的浮力与承载前相比将__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当一只780千克的北极熊跳到一块露出海面部分体积为10米3的浮冰上时,请计算说明这块浮冰能否继续保持漂浮状态? _________ (ρ海水=1.04×103千克/米3,g=10牛/千克)
(2)北极熊跳上浮冰时,承载着北极熊的浮冰受到海水的浮力与承载前相比将__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s内物体受摩擦力的作用 |
B.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
C.2~4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D.4~6s内拉力做功16J |
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支点为O,已知OA=1米,OB=0.3米,BC=0.4米,在A端用一轻绳将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S=100厘米2,高h=20厘米的柱形木块M吊在A端(ρ木=0.6×103千克/米3),若作用在C点的力F=10牛,(g=10牛/千克)求:
(1)木块对地面的最小压强;
(2)从杠杆上取下木块M竖直放入底面积为S=300厘米2的足够高的柱形容器中,则当加多少千克的水时,M对容器底的压强恰好为零。
(1)木块对地面的最小压强;
(2)从杠杆上取下木块M竖直放入底面积为S=300厘米2的足够高的柱形容器中,则当加多少千克的水时,M对容器底的压强恰好为零。

如图所示,小力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带到山顶的过程中,气压计的水柱和外界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A.上升,降低 | B.下降,升高 |
C.上升,升高 | D.下降,降低 |
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所示。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科觉得图中CB的延长线BA段是没有意义的,老师告诉他,力F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了。

(1)若A点的坐标为(-a,0),则a=______________。
(2)C点所对应状态下,工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_____。

(1)若A点的坐标为(-a,0),则a=______________。
(2)C点所对应状态下,工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_____。
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如图所示),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由表可知,在第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N;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___次是相同的。


实验次数 | 木块运动状态 |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
1 | 静止 | 0.5 |
2 | 静止 | 0.6 |
3 | 加速 | 0.8 |
4 | 匀速 | 0.7 |
5 | 减速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