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 运动和力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岸时,船会离岸而去,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伸长,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 )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 |
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
C.人拉绳的力与牛的重力 |
D.人拉绳的力与绳拉牛的力 |
小亮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刻度尺。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次实验。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中做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_____。

(3)由图像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小亮觉得不妥,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拉力(钩码总重)F/N | 0 | 1 | 2 | 3 | 4 | 5 | 6 |
弹簧伸长量△L/cm | 0 | 0.40 | 1.80 | 1.20 | 1.60 | 2.00 | 2.40 |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刻度尺。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次实验。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中做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_____。

(3)由图像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小亮觉得不妥,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一瓶矿泉水立在桌面上,用手指沿水平方向推它的上部,它翻倒;用手指推它的下部,它在桌面上滑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瓶的容积为1L,这瓶水的净重为_______kg,所受重力为______N。

如下图中的四幅图是表示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受力不平衡的物体是( )


A.(1) | B.(3) | C.(2) | D.(4) |
下述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是( )
A.轻轨一号线上的列车从静止变为运动 |
B.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自由落下 |
C.重物被吊车竖直向上匀速吊起 |
D.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 |
如图所示的平衡鸟能平衡在任何一个突出点上,之所以能平衡是因为( )


A.质量分布均匀 |
B.密度小 |
C.支持点(嘴)就是它的重心 |
D.质量都集中在嘴部 |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__________原理,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__________原理,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
一个重为20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5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当推力为9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为__________;当推力为19N时,摩擦力为__________。
投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分析原因:一方面实心球具有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另一方面实心球由于受到________作用而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