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 运动和力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是建立在:()
A.日常生活的经验基础上 |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 D.实验与科学推论相结合的基础上 |
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冰场周围的扶栏时,扶栏未动,而他却远离扶栏而去;运动员离开扶栏后,并没有再用力蹬冰面, 但仍然能滑很远。要解释这些现象,可利用下列知识中: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一重为12 N的球体用细绳拉住后静止在竖直墙壁上,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水平冰面上有一重为300N的雪橇,受到的拉力为35N,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请在右边画出雪橇所受到拉力的图示。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在下列事例中,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正在圆轨道上转圈的过山车 |
B.减速进站的火车 |
C.腾空加速上升的火箭 |
D.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轿车 |
关于力、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施力物体不一定是受力物体 |
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
C.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
D.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1:4,运动路程之比为3: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A.3:4 | B.4:3 | C.12:1 | D.1:12 |
甲、乙两物体分别以50千米/时和30千米/时的速度向东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的运动情况为:()
A.以20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运动 |
B.以20千米/时的速度向西运动 |
C.以30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运动 |
D.以30千米/时的速度向西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