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号试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超过着火点
B.实验一、实验二所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都发光放热
C.⑤、⑥号试管变量是水蒸气
D.实验二铁锈蚀也不能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的可能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B.L端与R端液面高度左高右低
C.左右试管对比说明铁锈蚀与水、空气有关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都会增加,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变化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物质是()
A.氢氧化钠B.浓硫酸C.生石灰D.铁钉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切开的苹果放置不久,果肉上也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果肉“生锈”的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查阅资料) 苹果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接触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实验探究)针对以上猜想,活动组对所有猜想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了验证,并观察到实验现象。

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试管中的苹果生锈。
(得出结论)苹果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反思与评价)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和保养恰当的是()
A.经常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铝合金门窗,使之光亮如新
B.铁锅平时使用后都要密封保存,避免它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接触而生锈
C.铝壶内的水垢用盐酸长时间浸泡洗去
D.校内用铁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其实厨房也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A.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B.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C.用燃着的火柴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
D.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结论,完全正确的有()

①浓氨水中出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在不断运动
②既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
③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④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铁钉表面无明显现象,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要有氧气和水.
A.2个B.3个C.4个D.5个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铁的使用非常广泛,但较容易锈蚀。
(1)工业上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3CO + Fe2O3  2Fe + 3CO2,该反应中一氧化碳(CO)会夺取氧化铁(Fe2O3)中的氧,这说明氧化铁具有_________性。
(2)根据下图所示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C.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D.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_______ .
A. 节约金属资源    B. 合理开采矿物 C. 防止钢铁生锈
(3)为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镀有一层铬.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