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 金属
-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 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 新型材料
- 材料与人类社会发展
-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 金属资源的保护
- 铁锈的主要成分
-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 金属的冶炼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取化学式为MO的黑色氧化物进行如下实验。将MO和碳粉充分混合物,平铺在玻璃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图连接仪器。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氮气,过一段时间后,加热玻璃管a。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继续通氮气,直至玻璃管冷却,此时,管中有红色金属生成。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元素M是________;
(2)继续通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
(3)b瓶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1)元素M是________;
(2)继续通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
(3)b瓶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可以选择图中的____(填“A”或“B”)。若改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还能用上述你所选的装置吗?请说出理由。____。 请写出CO还原CuO的化学方程式____。

类推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①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也能置换出硫酸钠溶液中的钠
②Na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③NH4Cl不能与碱混合使用,所以KNO3也不能与碱混合使用
④常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检验Cl-,所以也可用这两种溶液鉴别SO42-和Cl-
①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也能置换出硫酸钠溶液中的钠
②Na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③NH4Cl不能与碱混合使用,所以KNO3也不能与碱混合使用
④常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检验Cl-,所以也可用这两种溶液鉴别SO42-和Cl-
A.只有①② | B.只有①③ | C.只有②③ | D.①②③④ |
某兴趣小组用10g存放已久的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他杂质):

(1)当稀硫酸的质量为70g,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开始时不产生氢气的原因为______;
(3)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1)当稀硫酸的质量为70g,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开始时不产生氢气的原因为______;
(3)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实验现象及结果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为了探究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气体是由什么产生的,设计如下实验:①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铁粉和铁锈。②分别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观察现象。针对该实验的目的,下列评价或改进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步骤正确完整 ![]() |
B.应补充一个铁与水反应的实验 |
C.应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 ![]() |
D.应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和补充一个铁与水反应的实验 |
(1)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金属铁、铝、铜进行系列研究(1)合金的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有下列三种合金①铁合金;②铝合金;③铜合金这三种合金被广泛应用的先后顺序按年代由远及近排列应是_______(填序号)。
(2)该小组的同学还利用单质铜制取Cu(OH)2,其设计方案如图1:

取一定量的CuO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液120g时(即B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Cu(OH)2沉淀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____________
(2)该小组的同学还利用单质铜制取Cu(OH)2,其设计方案如图1:

取一定量的CuO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液120g时(即B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Cu(OH)2沉淀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____________
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都应该先通入气体后加热,防止发生爆炸 |
B.两者都可以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
C.甲试管略向下倾斜,乙玻璃管保持水平,是因为两种气体的密度不同 |
D.甲无尾气处理装置而乙有,是因为一氧化碳有毒而氢气无毒 |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
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
C.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
D.取d点时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