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 金属
-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 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 新型材料
- 材料与人类社会发展
-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 金属资源的保护
- 铁锈的主要成分
-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 金属的冶炼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将金属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y不溶解,将y放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y的表面析出z,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有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 B.y>x>z |
C.z>x>y | D.y>z>x |
下列关于金属资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除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
B.自然界中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
C.防止金属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保护金属资源和环境 |
D.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
镁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金属,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
(1)已知镁在高温条件下能与:TiCl4+2Mg= Ti+2MgCl2该反应需在____环境中进行(填字母)。
(2)镁能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碱,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1)已知镁在高温条件下能与:TiCl4+2Mg= Ti+2MgCl2该反应需在____环境中进行(填字母)。
A.稀有气体 | B.空气 | C.氮气 | D.CO2气体 |
小明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于是,他们重新配制硫酸铜溶液,再次实验,又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②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黄色
③实验中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
④由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Cu>Fe
⑤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
⑥重做实验没有任何意义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①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②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黄色
③实验中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
④由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Cu>Fe
⑤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
⑥重做实验没有任何意义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②③ ![]() | B.①③⑤ ![]() | C.④⑤⑥ ![]() | D.③⑤⑥ |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投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有丙析出.将乙、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丙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丙>乙>甲 | D.丙>甲>乙 |
金属材料是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离不开的材料之一,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获取大量的金属材料资源.根据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
(1)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什么?________
(2)用稀盐酸可以除去铁锈,请写出用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在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哪些物质?________
(1)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什么?________
(2)用稀盐酸可以除去铁锈,请写出用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在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哪些物质?________
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 Fe > H >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 > Fe > H >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中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________。
(1)填表
实验步骤 | 观察到的现象 |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 _____ |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充分作用。 | 无明显现象 |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___,充分作用。 | _____ |
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 Fe > H >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 > Fe > H >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中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________。
根据下面部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
Mg Zn Fe (H) Cu Hg Ag
(1)上述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按年代最早被广泛使用的金属是________;
(3)Cu、Fe、Ag三种金属中,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
(4)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Y(NO3)2+2Z 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Mg Zn Fe (H) Cu Hg Ag
(1)上述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按年代最早被广泛使用的金属是________;
(3)Cu、Fe、Ag三种金属中,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
(4)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Y(NO3)2+2Z 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Cu、Hg、Ag ![]() | B. Fe、Cu、Ag ![]() | C. Mg、Zn、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