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 金属
-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 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 新型材料
- 材料与人类社会发展
-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 金属资源的保护
- 铁锈的主要成分
-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 金属的冶炼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1)请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b→c→a→b→d B、a→c→b→a→d
C、a→b→c→b→d D、b→a→c→a→d
(1)请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b→c→a→b→d B、a→c→b→a→d
C、a→b→c→b→d D、b→a→c→a→d
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其中氮气可用作本实验的保护气,盛放氧化铁的是一支带有支管的试管,其支管可用于导出试管内的气体,酒精灯带网罩,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a、b均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实验时,打开a,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再关闭a打开b,通入一氧化碳。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
(2)实验结束时,应先打开a通入氮气,再______,最后继续通氮气直至装置冷却;
(3)广口瓶中引出的导管伸到火焰处的好处是______。

(1)该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
(2)实验结束时,应先打开a通入氮气,再______,最后继续通氮气直至装置冷却;
(3)广口瓶中引出的导管伸到火焰处的好处是______。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Cu![]() ![]() | B.S![]() ![]() |
C.Fe![]() ![]() | D.C![]() ![]() |
已知镉(Cd)的金属活动性与铁、锌相近,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
(1)将镉丝插入下列溶液有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NaCl溶液 ②HCl溶液 ③AgNO3溶液 ④NaOH溶液
(2)镍镉电池应用广泛,为了防止污染环境,从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镉的一种方法如下:
步骤1:将废旧电池破碎成细颗粒后焙烧,将镉转化为氧化镉(CdO);
步骤2:将含氧化镉的细颗粒和炭粉混合后,隔绝空气加热至1200℃,可得镉蒸气和一氧化碳.
步骤2中氧化镉变成镉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将镉丝插入下列溶液有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NaCl溶液 ②HCl溶液 ③AgNO3溶液 ④NaOH溶液
(2)镍镉电池应用广泛,为了防止污染环境,从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镉的一种方法如下:
步骤1:将废旧电池破碎成细颗粒后焙烧,将镉转化为氧化镉(CdO);
步骤2:将含氧化镉的细颗粒和炭粉混合后,隔绝空气加热至1200℃,可得镉蒸气和一氧化碳.
步骤2中氧化镉变成镉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放置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

(1)小柯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 。在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度放缓的原因是 。
(2)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柯取1.9克铝箔样品与5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2Al+6HCl=2AlCl3+3H2↑),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51.7克。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

(1)小柯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 。在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度放缓的原因是 。
(2)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柯取1.9克铝箔样品与5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2Al+6HCl=2AlCl3+3H2↑),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51.7克。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
在试管中放入一根镁条(已除去氧化膜,往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浸没镁条,现察到如下现象①镁条表面迅速覆盖一层疏松的固体物质,经检验发现生成的固体物质中有单质银②镁表面有明显的气泡现象,经检验发现气泡中有氢气,对于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铁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 |
B.铁跟销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气 |
C.镁投入稍酸银溶液中只发生2 AgNO3+Mg=Mg(NO3)2+2Ag |
D.限据该实验可判断镁比银化学活动性强 |
某电镀厂的电镀液中含有金盐,为了回收其中的金元素,技术人员制作了如图的“吸金球”,“吸金球”是装入一些“吸金”物质的纱袋.把“吸金球”浸入电镀液,能“吸”出盐溶液中的金.据上所述,“吸金球”中的“吸金”物质可能是( )


A.活性炭(C) | B.铁屑(Fe) |
C.磁石(主要成分是Fe3O3) | D.胆矾(CuSO4.5H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