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 空气组成的测定
- + 空气的利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科学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我们所学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家庭中用电器短路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再进行覆盖扑灭 |
B.在密封的食品袋里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
C.高层建筑内发生火灾时,人们应乘电梯快速下楼 |
D.地震发生时,要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 |
下列对空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含氧气约21%,含氮气约78% |
B.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
C.空气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
D.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所以浓度越高越好,其他成分含量高低无关紧要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可以从这种自然资源中获取多种有用的气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最先发现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并且他测出了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1/5 的结论 |
B.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氮气和氧气,工业上制取氧气和氮气时利用氮气和氧气的熔点不同,将它们从空气中逐次分离出来,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
C.氮气占空气的体积分数约是 78%,氮气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可以用作保护气,氮气不支持燃烧,所以也常用氮气做灭火剂 |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用途的电光源,其中氦气还可以用于医疗麻醉 |
中国举办的 2019 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聚焦空气污染防治,口号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
B.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
C.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用于制造霓虹灯 |
D.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 |
科学家们研制了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约占 70%,氧气的含量约占 20%以上,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非常接近空气的比例。飞船能根据仪器实时检测各种气体的含量并自动调节各种气体成分,同时将有毒的气体过滤掉,始终保证飞船内的空气适合航天员呼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虽然很少,但是在自然界中是必不可少的 |
B.在航天飞船上,应把空气中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这样会更有益于航天员的呼吸 |
C.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不变的,不随地域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
D.空气中的氮气对人类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中可以没有这种气体 |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 |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
下列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带火星的木条能否在空气中复燃,用于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 |
B.氯酸钾中加入高锰酸钾会使反应速度加快,高锰酸钾起到了催化作用 |
C.用水可以灭火,其用到的科学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D.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化学性质稳定 |
在九年级化学开篇绪言的一幅图上,有一只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要达到图中所示的鸟与鱼生存的效果,这种高分子薄膜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A.隔水透气![]() | B.导电 |
C.耐高温![]() | D.导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