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烧杯中盛有100g 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先后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___.
(2)最终所得溶液的pH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求原溶液中Ba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
(4)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6次加入烧怀中,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35
8.7
8.05
7.4
6.75
6.75
 
(1)第4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4克,其成分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A、铜 B、锌 C、铜和锌
(2)该黄铜样品中铜和锌的质量比m:m=_____。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现有5.6gKOH固体与100g稀HCl恰好完全反应,求该稀HCl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将10g 36%的浓盐酸稀释成15%的稀盐酸,需要加水的质量是(  )
A.11gB.13g
C.14gD.16g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的质量分数最大
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
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
D.在30℃~70℃范围内,硫酸钠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一定温度下,向 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3次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关系是____。
(2)实验②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选填“是”“不是”或“无法判断”)。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实验小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8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稀硫酸62g。
请你计算:
(1)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过氧化氢溶液保存时,因缓慢分解导致质量分数变小(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为探究酸碱性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小明利用图甲装置,每次实验往锥形瓶中加10克30%过氧化氢溶液,再滴加调节剂,使其pH分别从3依次调至13,在60℃反应温度下进行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乙。
(1)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________ 。   
(2)根据本实验结果,对实验室常温保存过氧化氢溶液提出合理的建议:___ 。   
(3)某次实验中,当1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0.32克氧气时,剩余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_____(滴加的试剂对溶液质量的影响忽略不计,计算结果精确到1%)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现有一瓶未开启的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该试剂瓶中硫酸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
(2)欲配制10%的稀硫酸200克,需取出该浓硫酸多少克?体积为多少毫升?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化学学习小组用足量的稀盐酸对15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进行科学探究。实验装置如下:有关数据如下:


当A装置中无气体产生时测得B装置的质量增加了4.7g;C装置的质量没发生变化且无明显现象。请你回答: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g。
(2)15g样品最多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