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 水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05)n],纤维素
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①检测废水呈碱性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为了中和造纸厂废水中的NaOH,需要10千克9.8%的稀硫酸,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需要水的体积是多少 ?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05)n],纤维素
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①检测废水呈碱性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为了中和造纸厂废水中的NaOH,需要10千克9.8%的稀硫酸,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需要水的体积是多少 ?
在去瓤的新鲜冬瓜内有5%的氯化钠溶液.现将一木块放入这一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木块露出液面高度h(如图甲所示).常温下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木块下沉,同学们绘制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函数图象,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可表示(不考虑水的蒸发现象)()

① 溶质质量分数;②溶液的密度;③溶解度;④溶剂的质量;⑤溶液的体积.

① 溶质质量分数;②溶液的密度;③溶解度;④溶剂的质量;⑤溶液的体积.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② | D.②⑤ |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A.①④②⑤③ | B.④①②⑤③ | C.②⑤④①③ | D.⑤②④③① |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10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1)这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为多少克?其中含溶质多少克?
(2)他将这100毫升浓硫酸与500毫升水均匀混合,求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浓硫酸(H2SO4) 500毫升 | |
浓度(质量分数) | 98% |
密度 | 1.84克/厘米3 |
相对分子质量 | 98 |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 | |
(1)这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为多少克?其中含溶质多少克?
(2)他将这100毫升浓硫酸与500毫升水均匀混合,求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在0℃时可能会结冰 |
B.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
C.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 |
D.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 |
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③ | C.①② | D.①②③ |
科学施肥是实现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它溶于水会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使得溶液的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若要配制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 的硝酸铵溶液,需要硝酸铵的质量为 g,需要水的质量为 g。
《粗盐的提纯》实验中,三次用到玻璃棒,其中第二次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提纯后的食盐中还含有少量的CaCl2和MgCl2等可溶性杂质,将该食盐溶解后,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 (填化学式。下同)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 调节至pH=7,再将滤液蒸发结晶,即可得更纯的氯化钠。
现有一包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入100g9.8%稀硫酸恰好完全溶解,则生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约是()
A.14.2% | B.15.2% | C.15% | D.16.8% |
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在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