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现有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在某温度下已接近饱和,下列方法不能使其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A.升高硝酸钾的温度 |
B.恒温蒸发掉一定量的水 |
C.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
D.降低硝酸钾的温度 |
一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足量的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0.9N、0.8N,求小球的密度。(_____)(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水的密度为1g/cm3)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小球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浮沉情况,由题意可知,小球在两种液体中不可能都漂浮,因为,如果都漂浮,则浮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同样,小球在两种液体中也不可能都下沉,因为,如果都下沉,则浮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这个小球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下沉。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小球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浮沉情况,由题意可知,小球在两种液体中不可能都漂浮,因为,如果都漂浮,则浮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同样,小球在两种液体中也不可能都下沉,因为,如果都下沉,则浮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这个小球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下沉。
学完浮力后,老师要求同学们用浮力的知识去测量物体的密度,同学们经过思考,找到了很多种方法,下面是同学们想到的几种方法,请你根据他们提供的数据,计算出相关物体的密度。
(1)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当将这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此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
(2)有一物体,在水中是漂浮的,经过测量,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总体积的2/5,则此物体的密度为_____。
(3)重2 N的金属圆筒,开口向上浮于水中,这时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现向金属圆筒中倒入125 cm3的某种液体后,水面恰好与圆筒口相平,则倒入圆筒中的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
(同学们还想到了很多种方法,以后我们再一起来探究吧)
(1)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当将这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此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
(2)有一物体,在水中是漂浮的,经过测量,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总体积的2/5,则此物体的密度为_____。
(3)重2 N的金属圆筒,开口向上浮于水中,这时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现向金属圆筒中倒入125 cm3的某种液体后,水面恰好与圆筒口相平,则倒入圆筒中的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
(同学们还想到了很多种方法,以后我们再一起来探究吧)
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______冰的密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和________,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活塞与注射器内壁接触光滑,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固体;④水和硝酸铵固体.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固体;④水和硝酸铵固体.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②③④ |
我国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胜利升空。于9月28日17时37分按预定时间和地点着陆。宇航员舱外服橡胶材料达到了-160
的低温标准, -160
的正确读法是______,太空中昼夜温度变化很大,假如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温度计上昼夜某次的示数,如图乙的读数是______。



工业生产中,可用盐酸洗去铁材表面的致密氧化层,但冬天因该反应变缓而影响生产,要提高酸洗液的浓度或温度以加快反应,保证生产可在酸洗液中加入()
A.食盐 | B.浓硫酸 | C.生石灰 | D.固体氢氧化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