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克;
(2)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3)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克;
(2)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3)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收了冷冻室的热量,使冷冻室温度降低。空气压缩机将生成的蒸气抽走,压入冷凝器,使之液化并把冰箱里带来的热量放出。冷凝剂液化后重新回到蒸发器里,如此循环工作,从而使冷冻室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1)根据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电冰箱中的“冷凝剂”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经测定:冰箱周围的温度每提高5℃,其内部就要增加25%的耗电量。鉴于以上原因,你认为在家庭装修设计时,电冰箱应安放在怎样的环境中?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利用电冰箱降低室温:他先将电冰箱的门打开,然后接通电源.他这样做,可以达到降低室温的目的吗?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电冰箱中的“冷凝剂”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经测定:冰箱周围的温度每提高5℃,其内部就要增加25%的耗电量。鉴于以上原因,你认为在家庭装修设计时,电冰箱应安放在怎样的环境中?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利用电冰箱降低室温:他先将电冰箱的门打开,然后接通电源.他这样做,可以达到降低室温的目的吗?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6月上旬,中国发射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神舟十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将会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点火 |
B.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
C.隔热材料脱落 |
D.整流罩脱落 |
如图(甲)所示是某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输送及计数装置示意图。其中S为一激光源,R1为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阻值较小;无光照射时,阻值较大),R2为定值保护电阻,a、b间接一“示波器”(示波器的接入不影响电路)。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由示波器显示出来。水平传送带匀速前进,每当产品从传送带上通过S与R1之间时,射向光敏电阻的光线会被产品挡住。若运送边长为0.1m,质量为0.6kg的均匀正方体产品时,示波器显示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产品的密度为多大?
(2)产品对传送带的压强为多大?(g取10N/kg)
(3)已知计数器电路的电源电压恒为6V,保护电阻R2的阻值为40Ω,求光敏电阻在两种状态下的阻值分别为多大?光敏电阻1h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1)此产品的密度为多大?
(2)产品对传送带的压强为多大?(g取10N/kg)
(3)已知计数器电路的电源电压恒为6V,保护电阻R2的阻值为40Ω,求光敏电阻在两种状态下的阻值分别为多大?光敏电阻1h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用压力锅煮稀饭,能节省时间.最主要的原因是()
A.锅内气体压强大,使稀饭容易沸腾 |
B.锅内气体压强大,使稀饭不易沸腾 |
C.压力锅传热快,使稀饭容易沸腾 |
D.压力锅密封性好,使稀饭容易沸腾 |
“海宝”是2010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在点缀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种材制均匀,空心的PVC充气“海宝”,质量为3Kg,现利用充气机将“海宝”充满2m3的空气(密度为1.293g/L)。

(1)充入的空气质量为多少千克?
(2)充气后“海宝”的总重力为多少?

(1)充入的空气质量为多少千克?
(2)充气后“海宝”的总重力为多少?
用右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选择以下药品均能够使气球膨胀,但其原理与其他三组不一样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液体 | 稀硫酸 | 稀盐酸 | 水 | 双氧水 |
固体 | 锌粒 | 石灰石 | 氢氧化钠 | 二氧化锰 |
A.A | B.B | C.C | D.D |
为测定气球内的气体成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超薄材料制成的气球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气球沉于烧杯底部,打开开关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起,最后悬于烧杯口。(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越大,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也越大。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9)气球内可能的气体是()


A.甲烧 | B.氧气 | C.氯气 | D.氢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