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厘米、横截面积50厘米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牛,如图甲所示。已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牛的拉力时伸长1厘米,g取10牛/千克。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厘米3时,弹簧秤示数恰为零。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容器的横截面积为225厘米2 |
B.塑料块的密度为0.4×103千克/米3 |
C.弹簧秤的示数为1牛时,水面升高9厘米 |
D.加水400厘米3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2牛 |
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材料。一块体积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0.016g,则它的密度为_______kg/m3。
下列物质分别和适量的水混合、搅拌,形成的是悬浊液、乳浊液,还是溶液?
(1)粉笔灰+水________
(2)食用油+水________
(3)蔗糖+水 ________
(4)食盐+水________.
(1)粉笔灰+水________
(2)食用油+水________
(3)蔗糖+水 ________
(4)食盐+水________.
实验桌上两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满液体,小佳分别拿起后感觉其中一瓶特别沉。老师告诉她:轻的那瓶装着200克蒸馏水,沉的那瓶装满水银,水银密度是13.6×103kg/m3。则瓶中的水银质量为( )
A.200克 | B.2720克 |
C.10.88克 | D.272克 |
常温时打开汽水瓶,可以看到许多气泡从瓶口冒出,这是因为()
A.温度降低,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 | B.温度升高,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 |
C.压强增大,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 | D.压强减少,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 |
图所示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 |
B.t2℃时,将a的溶液降温至t1℃,可能有晶体析出 |
C.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D.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将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不饱和 |
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A.在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
B.取少量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 |
C.在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
D.取少量溶液加热至50℃无固体析出 |
碘酒的溶剂是________;生理盐水的溶质是________;20℃温度下,将40克食盐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________克食盐溶液;将上述溶液倒出一半,则剩下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克。(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