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人们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如果把一支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放在吊扇下吹风,温度计的示数将( )
A.先降低后升高B.不变C.降低D.升高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_______
(2)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实例:____
(4)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实例: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三条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均可使它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
A.a溶液B.b、c溶液
C.c溶液D.a、b溶液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河面开始消融—熔化、吸热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汽化、放热
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吸热D.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固、放热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如图①)来完成实验。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图②中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填“a”或“b”)。
(3)甲组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③所示,他们所测水的沸点是_____。他们所选择的装置应是_____(填“A”或“B”)。
(4)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所示,玻璃管中有色液体的左右移动可反映出瓶内气体温度的变化。当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时,发现有色液体向右移动,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而当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铵时,发现有色液体向左移动,这又说明了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测量一块小蜡块的体积,

(1)步骤如下:
A.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_____毫升;
B.用细线拴住一枚铁钉
C.将铁钉慢慢地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V2=___毫升,则铁钉体积为_____厘米3
D.用细线将铁钉和蜡块拴在一起
E.将铁钉和蜡块慢慢的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量筒读数为V3=___毫升,则蜡块体积为___厘米3
(2)分析上述步骤,其中不必要读数的步骤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蜡块的体积可表示为V=______(用V1、V2、V3中的某些量表示)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所示,用细线将正方体 A 和物体 B 相连放入水中,两物体静止后恰好悬浮,此时 A 上表面到水面的高度差为 0.12m。已知 A 的体积为 1.0×10﹣3m3,所受重力为 8N;B 的体积为 0.5×10﹣3m3,g 取 10N/kg,求:

(1)A 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线对B 的拉力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已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某同学在两支装有水的试管中加入甲、乙两种物质均有剩余,又同时向两试管加入某物质后,甲物质减少,乙物质反而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A.生石灰固体B.氢氧化钠固体C.浓硫酸D.硝酸铵固体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甲、乙两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H2SO4,合上开关后,发现 V1、V2表读数U1U2相同,小灯泡正常发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会发现U2变小
B.若往乙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会发现U2 变小
C.若往甲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直到过量,小灯泡先变暗后变亮
D.溶液导电的原因是通电后稀H2SO4发生电离的缘故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