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右图为伽利略用一个烧杯和一个倒扣的细颈烧瓶制成的一个简易温度计,它是以气体的热胀冷性质制成,使用时若气温降低时,明显的变化是( )


A.烧瓶内液面上升 | B.烧瓶内液面下降 |
C.烧杯内液面上升 | D.烧杯内液面下降 |
当你在复印机旁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可能是臭氧(O3)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
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
D.臭氧与氧气性质完全相同 |
己亥年春节,小金在厨房烧开水,发现壶盖被顶歪了(这相当于内燃机的___冲程),他想起同样100℃的水蒸气比水烫伤的更严重,请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节后小金的质量为60千克,准备体育训练,每次跳起高度为6厘米(人整体上升),一分钟跳100次,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为___瓦
春节后小金的质量为60千克,准备体育训练,每次跳起高度为6厘米(人整体上升),一分钟跳100次,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为___瓦
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1)从表中可以看出,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有________,本题利用的是_______方法研究各变量对溶解性的影响。
(2)写出A组中X的数据:__________克。
(3)由A、B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实验组别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
A | B | C | D | E | |
实验温度 | 20ºC | 20ºC | 20ºC | 20ºC | 60ºC |
溶剂种类 | 水 | 酒精 | 水 | 水 | 水 |
溶剂质量 | 20g | 20g | 10g | 10g | 10g |
加入固体种类 | 硝酸钾 | 硝酸钾 | 硝酸钾 | 食盐 | 硝酸钾 |
加入固体质量 | 10g | 10g | 10g | 10g | 10g |
剩余固体质量 | X | 10g | 7.6g | 6.4g | 0g |
(1)从表中可以看出,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有________,本题利用的是_______方法研究各变量对溶解性的影响。
(2)写出A组中X的数据:__________克。
(3)由A、B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某同学在20 ℃(已知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20 ℃时为31.6克,50 ℃时为85.5克)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5.5克硝酸钾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①③④均为饱和溶液 |
D.④→⑤可析出53.9克硝酸钾晶体 |
溶液是一类混合物,它具有______、稳定、透明等特点。氯化钠溶液在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浓度______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填“>、=、<”)。
电水壶是常用小家电。下列有关电水壶烧水的观察和思考,正确的是( )


A.加热过程中,水的热量不断增加 | B.加热过程中,水的内能通过热传递改变 |
C.加热过程中,电水壶通过做功使内能增加 | D.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且水温保持不变 |
下列实验现象的预测或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甲:试管中出现红褐色沉淀 |
B.实验乙:系于细线下原来保持水平的粗铜丝经过加热、冷却后a端略下降 |
C.实验丙:放置很长一段时间后,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析出少量蓝色晶体 |
D.实验丁:出现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消失,则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
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10 | 30 | 50 | 70 | 90 |
溶解度/g | 27.7 | 39.3 | 49.0 | 54.1 | 51.1 |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B.10℃时,27.7g硫酸镁和72.3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 |
C.50℃时,100g的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约为32.9g |
D.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