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有( )

A B C    D
A.北方冬天雾淞的形成过程
B.早上笼罩树林的雾渐渐散去
C.干冰升华制造舞台云雾效果
D.春天来了,冰雪熔化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
(1)称量前要明确天平的________,再调节________平衡。
(2)被测物体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_(“左”或“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________盘,取放砝码应用________,如果放上砝码后,天平的右盘稍上翘,要使天平平衡,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食盐水的质量,他的实验步骤是:
① 用量筒取适量食盐水;
② 将量筒内的食盐水倒入空烧杯中;
③ 把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中;
④ 在天平右盘中加砝码,待天平平衡时,计算砝码的总质量为M1
⑤ 将盛食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右盘上,在右盘中所放砝码的总质量为M2时,天平平衡。③④①②⑤
上述实验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代号),质量为________克。(用字母表示)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一只铁齿轮在下列情况下质量会减小的是( )
A.把齿轮熔化成铁水
B.把它加热使齿轮温度升高
C.因碰撞,撞落了几个齿
D.随宇宙飞船带到月球上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安全飞行494天,绕月飞行5514圈后,嫦娥一号卫星迎来完美的告别:在航天人的精确控制下,“嫦娥”最终撞击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如图)。伴随着嫦娥一号卫星“奋不顾身”的一撞,中国探月一期工程至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1)用圆黑点在本题图中标出嫦娥撞击位置;_________
(2)如果你有幸成为我国“嫦娥计划”中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你认为在月球上以下现象可以实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
A、航天人在地球上通过电磁波向你发出各种指令
B、听到“嫦娥”最终撞击月球时的巨大爆炸声
C、嫦娥撞击月球时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光能和太阳能   
D、在月球上可以研究电流、电压和导体电阻之间的关系
(3)在卫星发射时,为保护发射架,发射台一般建在水池上方。我们看到了大量白汽,其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装有同质量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铅块、铝块浸没在水中而水未溢出,已知ρ,则杯中水面上升最高的是 ( )
A.装有铁块的杯子
B.装有铅块的杯子
C.装有铝块的杯子
D.无法判断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4)10℃时,将11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刚好饱和,则此时甲的溶解度为 克;若将烧杯内溶液升温到50℃(不考虑水的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甲物质的溶解度
 
当前题号:7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是强强和爸爸在家休息的情景,其中涉及到许多科学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强强吹电风扇感觉凉快,与蒸发吸热有关
B.爸爸戴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原理
C.落地电扇底座上装有小轮子,是为了减小移动时的摩擦
D.电风扇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2012年2月11日,黄河壶口瀑布出现“冰桥”景观。由于连日来的急剧降温,地跨晋陕两省的黄河壶口瀑布因上游冰凌的不断涌入堆积,形成“冰桥”奇观,往日里“万马奔腾”“千里紫烟”的瀑布呈现出别样风情。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对这种现象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形成“烟”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B.“烟”是液化形成的
C.形成的“烟”是液态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形成“冰桥”是凝固现象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在太空运行,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 )
A.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大
B.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
C.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
D.测不出物体的质量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