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
A.![]() | B.![]() | C.![]() | D.![]() |
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里振荡后,形成溶液的有___________,形成悬浊液的有____________,形成乳浊液的有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 白糖 ②食用调和油 ③面粉 ④味精 ⑤汽油)
(① 白糖 ②食用调和油 ③面粉 ④味精 ⑤汽油)
食盐和味精是厨房里常用的两种调味品,这两种物质都可溶于水,在相同条件下,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更强呢?小强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①在两个同样的烧杯甲和乙中分别倒入50克冷水和50克热水,用天平称取食盐和味精各20克,分别倒入甲、乙烧杯中。
②用玻璃棒搅拌,使它们充分溶解后,甲烧杯中食盐还有剩余,乙烧杯中味精全部溶解。
③结论:味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强的实验设计有什么缺陷? 。
(2)实际上平时使用的味精都含有少量的食盐,所以菜里味精放多了也会变咸。如在实验室里要把味精提炼的更纯些,你采用的方法是 。(选填“过滤法”或“结晶法”)
①在两个同样的烧杯甲和乙中分别倒入50克冷水和50克热水,用天平称取食盐和味精各20克,分别倒入甲、乙烧杯中。
②用玻璃棒搅拌,使它们充分溶解后,甲烧杯中食盐还有剩余,乙烧杯中味精全部溶解。
③结论:味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强的实验设计有什么缺陷? 。
(2)实际上平时使用的味精都含有少量的食盐,所以菜里味精放多了也会变咸。如在实验室里要把味精提炼的更纯些,你采用的方法是 。(选填“过滤法”或“结晶法”)
小明从冰箱冷藏室(温度为4℃)取出一杯4℃的澄清石灰水(熟石灰的饱和溶液),盖上杯盖,在室温(温度为20℃)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有少量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B.4℃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D.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境内一天然气气矿发生井喷事故,喷出大量含有硫化氢(H2S)等有毒气体的物质,造成243人死亡。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H2S)气体,它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SO2和水,把H2S通入浓硫酸中,发生的反应为:H2S+H2SO4(浓)=SO2+X +2H2O
(1)上述内容中,属于H2S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H2S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S与H2SO4(浓)反应时,生成物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尾气中含有H2S,实际上也不用浓H2SO4来吸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上述内容中,属于H2S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H2S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S与H2SO4(浓)反应时,生成物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尾气中含有H2S,实际上也不用浓H2SO4来吸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由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的合金(体积不变)它的密度为()
A.(ρ甲+ρ乙) /2 |
B.ρ甲ρ乙/ (ρ甲+ρ乙) |
C.2ρ甲ρ乙/ (ρ甲+ρ乙) |
D.无法确定 |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
C.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
D.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
如图所示,物体A是立方体铁块,边长是20厘米。当水平拉力F=80牛时,物体A恰好以0.5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铁的密度是7.8×103千克/米3,物体A运动时受到地面的阻力是物重的0.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A的质量是62.4千克 |
B.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5600帕 |
C.拉力F的功率是40瓦 |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8% |
小明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下表是研究某种物质熔化实验的记录表:

(1)该物质是_____________(晶体或非晶体)。
(2)在第4-8分钟这段时间内,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___。
(3)该装置中,为什么要把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分)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温度(℃) | 30 | 34 | 38 | 43 | 48 | 48 | 48 | 48 | 48 | 50 | 55 |
(1)该物质是_____________(晶体或非晶体)。
(2)在第4-8分钟这段时间内,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___。
(3)该装置中,为什么要把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请你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 | 固态水银 | 金 | 钢 | 钨 | 固态氢 |
熔点(℃) | -39 | 1064 | 1515 | 3410 | -259 |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
B.水银温度计不能测低于-40℃的气温 |
C.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
D.在-258℃时,氢为液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