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物体是材料不同的均匀实心长方体,其体积之比为1:3,质量之比为2:1,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______,现分别将两物体加工成质量相同的两实心小球,则两小球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某化学小组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根据上图回答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称量时先在左右托盘各放一张相同的纸,然后_______________(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氯化钠固体加入左盘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2)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液体质量.往烧杯中倒入液体,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70g,把烧杯中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再称烧杯和剩下液体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_________使天平平衡.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g,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cm3
(3)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g/cm3查密度表可知该液体可能是___________.
液体
水银
纯水
酒精
汽油
植物油
密度 (kg/m3
13.6×103
1.0×103
0.8×103
0.71×103
0.9×103
 
(4)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1;接着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后,测出总质量为m2;再把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为V;然后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与小东测出的液体密度ρ相比较,则_________(选填“>”、“=”或“<”).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一个瓶子的质量为20g,装满水时,用天平测得总质量为120g,若用这个瓶子装密度为1.8×103kg/m3的硫酸最多可装多少千克?
当前题号: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ρ=0.9×103 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__________kg;若这瓶酒喝掉半瓶,则剩下的半瓶酒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B.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铜丝用做电线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江西省的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讲的是太阳照射在庐山的香炉峰上,山间升起了缭绕的白雾,像一片片紫色的云霞;远远看去,飞落的瀑布像长长的白练挂在山前。湍急的流水从高高的悬崖上飞驰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从高高的九天降落到人间。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A.形成“烟”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B.“烟”是液化形成的。
C.形成的“烟” 是液态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
D.“飞流直下”的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小。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____千克/米3,由该物质构成的体积为10-53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_牛。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B.牛奶C.矿泉水D.果酱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事例中,违背科学原理的是( )
A.坐在汽车前排的人要系上安全带
B.火车站的站台设置了1米以上安全线
C.用普通铁锅在常压下将水加热到120℃
D.在阳光下,可用一块冰将一张纸点燃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