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学生用混有石灰石的锌粒跟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在这种情况下,制得的氢气里混有少量的CO2、HCl气体,除去它们可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产生H2:___
(2)产生CO2:_____
(3)除去CO2:____
(4)除去HCl:_______
(1)产生H2:___
(2)产生CO2:_____
(3)除去CO2:____
(4)除去HCl:_______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是性质和用途差异很大。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物质 | B.金刚石和石墨的导电性不同 |
C.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测定”的实验:
甲的方法是:利用图1实验装置,将一定质量的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经换算计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
①为了准确测量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应在___开始用量筒收集气体。
A实验开始时
B有连续气泡产生时
C先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熄灭后
②如果读数时,量筒中的液面高于水槽中的液面,测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将___
A 偏大 B偏小 C不影响
(2)乙的方法是:取10克样品,加水溶解后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滴入盐酸质量与相应溶液的pH,获得数据如图。结合图2中数据,则样品中Na2CO3的含量为___________。
甲的方法是:利用图1实验装置,将一定质量的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经换算计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
①为了准确测量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应在___开始用量筒收集气体。
A实验开始时
B有连续气泡产生时
C先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熄灭后
②如果读数时,量筒中的液面高于水槽中的液面,测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将___
A 偏大 B偏小 C不影响
(2)乙的方法是:取10克样品,加水溶解后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滴入盐酸质量与相应溶液的pH,获得数据如图。结合图2中数据,则样品中Na2CO3的含量为___________。

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还原性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还原性铁粉,他们取了六份样品,分别加入稀硫酸,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
(1)第1次实验时无气体生成的原因是_____。
(2)第6次实验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
(3)实验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样品质量/g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稀硫酸质量/g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生成气体质量/g | 0 | 0.1 | 0.3 | 0.5 | 0.6 | |
(1)第1次实验时无气体生成的原因是_____。
(2)第6次实验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
(3)实验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
如图,分别用质量为1g的大米、牛肉干、花生仁作为燃料给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加热,实验中用_____作燃料时,水温升的高一些(设过程中两者均完全燃烧)。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中,水所获的热量要_____(填大、小或等)于食物所蕴含的能量。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 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
C.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 D.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
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把火柴迅速从水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处的气压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烧瓶内水的沸点高于100℃ |
B.水蒸气从加热的铜管喷出后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
C.乙处水蒸气对火柴头加热,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 |
D.把火柴迅速从水蒸气中移开,使火柴头能与氧气充分接触 |
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1)小明同学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_____。
(2)小柯利用催化剂使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是_____ 。
(3)采用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_____ 。(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

(1)小明同学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_____。
(2)小柯利用催化剂使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是_____ 。
(3)采用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_____ 。(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
图1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放热 |
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 |
C.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 |
D.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的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