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作铜丝、铜勺、铜壶、铜导线等。
(1)由用途可知,铜的物理性质有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其原理是:利用铁比铜活泼的性质,把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置换出来。下列现象也能说明铁比铜活拨的有 (多选)
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比铜更容易生锈
B.硫酸铁溶液呈黄色,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C.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铜不能
D.把铜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不能将铁置换出来
 
E.铜的价格比铁高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对三种未知金属展开探究:
(1)将它们编号为:X、Y、Z;
(2)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
(3)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2SO4中,发现X
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快。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
A.X>Y>ZB.Z>Y>XC.X>Z>YD.Z>X>Y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X
Y
Z
W
盐酸




Z的硝酸盐
 

 
 
W的硝酸盐

 

 
 
A.X>Y>W>ZB.W>X>Y>ZC.X>W>Y>ZD.Y>W>Z>X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绝大多数古代青铜器和铜器上都有绿色斑点,这些绿色斑点是铜长时间和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铜绿(Cu2 (OH)2CO3),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分解生成三种物质。为探究铜绿受热后生成的物质,小莉同学从某种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进行实验。

① 连接装置如图,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将干燥后的铜绿放入试管A 中加热。
(1)A 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取少量黑色固体放人另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变成蓝色溶液。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有
(2)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有  
(3)C 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小莉同学认为铜绿分解产物中有水,但小明同学认为这还不能作出确切的推断。若要推断铜绿产物中是否有水,应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当前题号: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铅是一种重金属,铅和铅的化合物有很多用途,如蓄电池等,但含铅化合物大多有毒,汽车尾气、金属冶炼厂等都是主要的铅污染源。铅一旦进入人体会累积,对人脑、肾脏和造血功能有损害。为了了解环境中的铅污染问题,小明与同学进行了如下的调查研究。
(1)据报道,儿童从空气中吸入的铅是成人吸入量的1.6~1.7倍。为了研究这个现象,小明在阅读资料时,看到了如下实验数据:
离地面高度(米)
0.8
1.0
1.2
1.4
1.6
1.8
2.0
铅的浓度(微克/米3
1.10
0.98
0.91
0.72
0.66
0.54
0.50
 
从上述数据分析,你认为儿童会更多吸入铅的可能原因是  

(2)查阅资料时,小明又看到了如上所示的图,图中记录了离某公路不同距离处种植的卷心菜中铅的含量。由该图推测:卷心菜内里叶片的铅可能直接来于     ,造成卷心菜外围叶片含铅量不同的重要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为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

(1)在此实验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性。
(2)因为氢气可燃性,所以实验过程要注意:通氢气前气体必须验纯,且在加热前必须先   ,防止发生爆炸。
(3)某同学按照要求规范的进行实验,在实验后发现所得的固体中除有一种红色光亮物质外,还有一种砖红色物质,后在查阅有关资料时,找到这样的叙述,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氢气+ 氧化铜氧化亚铜+水
第二步:氢气+氧化亚铜铜+水(砖红色)
根据这个知识,请分析该学生在这次实验中得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① 部分氧化铜没有被还原   ②反应中加热时间不够   ③停止加热后,又被氧化为氧化亚铜。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四个广口瓶中各放入一铁块,将A瓶用黑布包住放置一昼夜;将B、C、D瓶放在强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哪个瓶子中的铁块最容易生锈(  )
A.B.C.D.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地铁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地下交通工具,动力为电力,开动时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电线滑动。当它开动时,跟架空电线的接触点上,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它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
(1)因此接触点上材料应该选用较为合适的是(_____)
A.金刚石 B.石墨 C.铝 D.铜
(2)地铁的铁轨通常是由锰钢制成的,锰钢属于(_____)
A.氧化物 B.单质 C.混合物 D.盐
(3)某一轻轨电车的质量为36吨沿平直轨道运动,载客量约为200人(乘客人均质量50 千克),所受阻力约等于车总重的2%。当电车在额定电压下以36千米/小时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若g取10N/kg,则轻轨电车的牵引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约为_____________千瓦,若牵引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80kW,则牵引电动机的效率为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寒冷的冬季流行的“暖宝宝”——即一次性使用取暖片,只要取出直接贴在衣服上.可持续温暖12小时。小明查看说明书,发现内袋物质成分为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外袋材料:不透气塑料,小明猜想“暖宝宝”发出的热量可能来自于铁粉氧化(即生锈).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小明完成表中的内容。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步骤1
取A、B两袋“暖宝宝”,A袋打开外袋取出内袋;B袋不打开外袋,放置在同样的环境中。
A袋“暖宝宝”温度很快上升;B袋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暖宝宝”发热是由于袋内物质与空气接触。
步骤2
一天后,从上述A、B两袋中各取少量袋内物质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
A袋内物质部分溶解,溶液呈黄色(已知铁锈和稀盐酸反应后溶液变黄);
B袋内物质部分溶解,产生(1)    ,溶液变成浅绿色。
A袋内物质的铁已经转化为(2)    
B袋内该物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得出结论]“暖宝宝”发出的热量主要来自铁粉发生氧化(生锈)的过程。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化学在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第十一届全运会主会场--济南奥体中心“东荷西柳”需要大量材料。下列使用金属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使用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

①使用金银和铜等制作奖牌
②使用铝合金制作全运会火炬
③使用钢铁建造主体育场“东荷西柳”
④使用涤纶(的确良)制作运动服装。
(2)火炬“如意”采取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为C3H8),丙烷属于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3)为支援全运会供电保障工作,北京市电力公司提供了四辆1600KW发电车。若一辆1600KW的发电车连续正常工作1h,可提供电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瓦时。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