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日某化工厂发生液态氯气泄漏爆炸,次日,另一食品厂制冷车间管道破裂,导致大量液态氨气泄漏。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氯气与氨气具有如表所示的性质。因此,小明认为,消防队员向泄漏的氯气与氨气最好喷洒( )
化学式 | 式量 | 性 质 | |||
Cl2 | 71 | 黄绿色 | 微溶于水,极易溶于碱溶液 | 不易扩散,易沉积 | 剧毒 |
NH3 | 17 | 无色 | 极易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 易扩散 | 有毒 |
A.都用水 | B.都用石灰水 | C.石灰水与水 | D.NaOH固体与浓硫酸 |
实验室保存药品时通常选用下图所示的试剂瓶,下列有关试剂保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A瓶可以保存硝酸 |
B.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B瓶中 |
C.往C瓶中加水,然后可以用来保存白磷 |
D.氧化铜粉末一般保存在B瓶中而不是保存在A瓶中 |
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
A.碳酸钠 | B.氢氧化钠 | C.氯化钠 | D.氧化钙 |
装有石灰水的试剂瓶时间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洗去这层白膜的最好方法是()
A.用水洗 |
B.用盐水清洗 |
C.先用盐酸洗再用水洗 |
D.先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再用水洗 |
某班同学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废液(不考滤其他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ml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3.8%的K2CO3溶液。滴入质量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所取40ml溶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若将烧杯中的物质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___________。

(1)所取40ml溶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若将烧杯中的物质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___________。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沉淀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A.肯定存在BaCl2 |
B.可能存在NaOH |
C.可能存在Na2SO4 |
D.肯定不存在Na2CO3 |
下列各组物质,若不加指示剂则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反应的一组是()
A.镁和稀盐酸 |
B.锈铁钉和稀硫酸 |
C.盐酸和氢氢化钠 |
D.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 |
一些食物近似pH如下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食物 | 番茄 | 牛奶 | 鸡蛋清 | 苹果汁 |
pH | 4.0~4.4 | 6.3~6.6 | 7.6~8.0 | 2.9~3.3 |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 | B.番茄汁属于酸性食品 |
C.牛奶和鸡蛋清均为碱性食品 | D.牛奶比苹果汁酸性弱 |
向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要检验其是否存在,可加入_____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该物质存在。
从C、H、O、S、Fe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一种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可做火箭燃料的最轻的气体____________;
(2)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_____;
(3)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________________;
(4)红褐色沉淀物________________;
(5)具有脱水性的酸________________。
(1)可做火箭燃料的最轻的气体____________;
(2)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_____;
(3)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________________;
(4)红褐色沉淀物________________;
(5)具有脱水性的酸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