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神经调节
- + 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 人体的激素调节
- 激素对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家经常出现蟑螂,他想:蟑螂是如何寻找食物的呢?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一个纱罩内分别放一堆糖和一堆木屑,将两只蟑螂中的一只剪掉触角,另一只没剪,并将它们同时放入纱罩内。小明发现没剪触角的蟑螂很快就找到了糖,而剪掉触角的蟑螂则在里
面乱撞。
(1)小明在进行实验前所作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
(2)在纱罩中放入没剪触角的蟑螂是起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小明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
在一个纱罩内分别放一堆糖和一堆木屑,将两只蟑螂中的一只剪掉触角,另一只没剪,并将它们同时放入纱罩内。小明发现没剪触角的蟑螂很快就找到了糖,而剪掉触角的蟑螂则在里
面乱撞。
(1)小明在进行实验前所作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
(2)在纱罩中放入没剪触角的蟑螂是起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小明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
小明发现:苍蝇停下来就匆忙搓脚(如甲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它的脚很脏吗?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苍蝇搓“脚”是不是为了清除“脚”上的“脏物”。

(1)观察发现:苍蝇与其它昆虫一样,它属于动物(选填“脊椎”或“无脊椎”)。
(2)设计实验:
①在A(瓶内 )、B(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一只品种、大小相同且脚上无脏物的活苍蝇(如乙图);
②在相同时间内观察并记录A、B 两个玻璃瓶中 。
(3)可能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A瓶中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多于B瓶中苍蝇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无关。
②若 ,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有关。
(4)实验评价与交流:小红认为小明设计的实验中存在明显缺陷,你觉得该如何改进? 。

(1)观察发现:苍蝇与其它昆虫一样,它属于动物(选填“脊椎”或“无脊椎”)。
(2)设计实验:
①在A(瓶内 )、B(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一只品种、大小相同且脚上无脏物的活苍蝇(如乙图);
②在相同时间内观察并记录A、B 两个玻璃瓶中 。
(3)可能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A瓶中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多于B瓶中苍蝇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无关。
②若 ,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有关。
(4)实验评价与交流:小红认为小明设计的实验中存在明显缺陷,你觉得该如何改进? 。
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回答: (1)小柯设计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柯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柯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回答: (1)小柯设计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柯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柯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动物行为研究时,常用到“迷宫实验”。如果人走迷宫,可以在正确路口做标志,以便下次走得更快些。那么小白鼠会怎样呢?

(1)假设1:小白鼠有学习能力;
假设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2)探究过程:①设计如图所示迷宫。②将小白鼠分组编号,实验组正确路口放置彩色纸,对照组不放彩色纸。③将小白鼠逐一放入起点A,并记录其到达终点B的时间。④把数据逐一记入表格(单位:秒)。
(3)结论1:小白鼠 学习能力;结论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 。

(1)假设1:小白鼠有学习能力;
假设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2)探究过程:①设计如图所示迷宫。②将小白鼠分组编号,实验组正确路口放置彩色纸,对照组不放彩色纸。③将小白鼠逐一放入起点A,并记录其到达终点B的时间。④把数据逐一记入表格(单位:秒)。
组别 | 号别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实验组 | 1号鼠 | 69 | 43 | 12 | 25 | 17 |
2号鼠 | 87 | 49 | 58 | 46 | 41 | |
3号鼠 | 53 | 39 | 15 | 32 | 14 | |
对照组 | 4号鼠 | 92 | 32 | 38 | 13 | 19 |
5号鼠 | 60 | 41 | 37 | 66 | 33 | |
6号鼠 | 63 | 19 | 13 | 30 | 12 |
(3)结论1:小白鼠 学习能力;结论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观察发现,夏天逐渐成熟和腐烂的香蕉常常会招引来许多果蝇。一些同学认为是香蕉腐烂时的酒味招引来了果蝇,另一些同学则认为是香蕉成熟时的香味招引来了果蝇。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诱捕果蝇的瓶子,他们将3只甲瓶和3只乙瓶随机均匀的放置在一个果蝇较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他们将诱捕到的果蝇数记录在下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学们的实验方案中,实验中的变量是 ____ ;
(2)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在于 ____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可靠性,该兴趣小组采用的具体做法是____(写出一点即可)
(4)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



(1)在同学们的实验方案中,实验中的变量是 ____ ;
(2)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在于 ____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可靠性,该兴趣小组采用的具体做法是____(写出一点即可)
(4)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