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色的部位是________。   
(2)植物体负责运输功能的是根、茎、叶中的导管和________。其中导管位于________,负责运输________。
(3)纵切枝条,发现越往上越浅,这是因为_____   
A. 上面水太多,把红色冲淡了
B. 上面的红墨水随水分蒸发
C. 水分、无机盐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往上就越少  
D. 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瑞安陶山是著名的甘蔗之乡,陶山甘蔗又名陶山糖蔗、果蔗,其根系发达,皮薄汁多,味道清甜,是浙江省优良果蔗品种之一。甘蔗高产的种植秘诀是:深耕、浅种、宽行、密植。在8~9月间甘蔗伸长快,叶片更新也快,蔗农一般会在此时多次剥除甘蔗下部枯萎老叶,以减少病虫害,提高甘蔗产量。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蔗农对甘蔗进行上述处理的原理。
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如图所示为一株叶面积为10 dm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mg/(dm2·h)]。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
(2)当白天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请说明理由:____。
(3)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 h,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mg。
(4)写出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C6H12O6)的化学方程式:____。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h,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为___ mg(结果精确到0.01)。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下列有关小麦结构与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小麦根尖的根毛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吸收面积,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
B.小麦茎内的导管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中空的管道,用以运输水和无机盐
C.小麦叶片的上、下表皮都分布有气孔,且上表皮气孔较多,有利于增强蒸腾作用
D.小麦的花没有艳丽的色彩,花粉多而轻盈,柱头有分叉和黏液,易接受风力带来的花粉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分析图①~④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血液流经肺泡时氧气含量变化 
B.图②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C.图③B 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图④曲线 A→B 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过程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考古学家在一个古代的墓葬内发现了一些保存完好的小麦粒。为了解这些小麦种子目前的生理状况,某科学研究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 

(1)如图装置实验,一段时间后,若红墨水滴向________移动,说明古代小麦仍有生命力。   
(2)上面是通过检测小麦的呼吸作用来了解其目前的生理状况。如要设置该实验的对照组,应该将对照组的小麦种子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这些小麦播种后仍能正常萌发,但它们在地下墓葬内长时间没有萌发或腐烂,其环境原因可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是洋葱表皮细胞放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情况,据图回答: 图中A是处于________状态下的细胞,图B是处于________状态下的细胞,图中C是处于________状态下的细胞.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云南某地大量红豆杉因树皮被剥,致使树木死亡。这是因为树皮中有输送有机养料的(    )
A.木质部B.韧皮部C.伸长区D.根毛区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研究人员发现:夏日晴朗的白天,小麦会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而甘蔗却不会出现“午休现象”,如图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800 多种开花植物与小麦一样,会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它们多生长于温度较高的陆地环境;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则和裸子植物与甘蔗一样,没有“午休现象”。请结合相关知识,对夏日晴朗的白天,小麦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进行解释。
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民以食为天,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是科研工作者长期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材料一: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喜高温、多湿环境。
材料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吸收
(或放出)热量较多的,比热较大。水的比热比沙土大。
材料三:西北某地农民因地制宜,综合应用多种“稻田怪招”,不施农药与化肥,还能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元素)。其主要“怪招”有:
①针对种植地土壤是颗粒细小、透气性差的黏土这一状况,种
植水稻之前在土壤中掺入一定量的沙子。
②水稻种植一段时间后,将灌溉后通常保持20厘米的稻田水位改为2.5厘米。
③每隔7~10天,给稻田断水一段时间,形成缺水环境,以杀死稻田中的小动物及寄生虫(对水稻及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没有明显影响),而后对稻田进行补水。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多种“稻田怪招”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作出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