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CO2 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乙图表示大棚内 A、B 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 CO2 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部分来自于植物的__________作用。
(2)要使植物 A 和B 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__________点。
(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 f 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__________(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 B。
(4)要提高大棚内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 出 一 点 )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运送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观察人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甲是小肠内表面示意图,[①]_______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蛋白质、淀粉分别被消化成氨基酸、葡萄糖在小肠内被吸入血液。
(2)图乙是肺泡结构示意图,肺泡中的氧气只需通过 2 层细胞即可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结合。
(3)图丙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血液由⑤进入主动脉,通过__________(选填“体循环”或“肺循环”)途径流经各器官毛细血管,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手静脉识别是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该技术利用红外线照射,流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吸收红外线形成静脉分布图像,提取其特征并储存,然后用于比对。其过程示意如下:

(1)手部静脉中流动的血液,回到心脏时,最先进入的心脏腔室为_____。
(2)从遗传角度分析,“静脉分布”这个性状是由_____所控制的。
(3)静脉识别被认为具有活体识别、不可复制、唯一稳定等特点,是安全、精准的生物识 别技术。科普文章中摘录有关人体静脉的描述,其中支持上述观点的有_____。
A.成年人手部静脉特征通常不会改变   
B.静脉分布于体内,受外界影响很小
C.静脉分布在皮肤之下,形状复杂   
D.若手脱离人体,血液流动特性将会变化
当前题号:3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尿素是在甲处形成的
B.甲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甲处过滤并形成尿液
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于丙处被重吸收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常吃的甘蔗作为植物体的六大器官之一,富含水分,其中的水是根从土壤中吸收运输到的.图中能将水分运输到果实的结构是(  )
A.AB.BC.CD.D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一位身体健康的同学,中餐吃了较多米饭(主要成分是淀粉),米饭进入消化道后,最终在____(填器官名称)处被彻底消化.测得餐后一小时、两小时血糖含量逐步下降,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是____。下午他排出的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肾小管有____作用.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
②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的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__________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__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__(填字母)生理活动。
(2)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号
___代表酒精,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只有装置二内的叶片变蓝,这说明了什么?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学习消化酶知识时,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对该方案的实验目的、过程补充和结果预测  不合理的是(   )

A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 37℃水中保温 5~10 分钟
C馒头碎屑只需保证质量相等即可获得预期结果
D滴加碘液检验时,2 号试管的现象是溶液变蓝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王莲(如图甲)是浮叶型水生植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王莲具备了独特“生存智慧”。比 如王莲叶脉纵横交错,呈方形小格向叶边展开,让其负重可达 70 千克(如图乙)。生长在高温高湿环境的王莲还有很多特殊形态:叶片直径可达 2.9 米,大量气孔多分布于叶片上表面; 根、茎发达,叶脉、茎和根中有很多联通的充满气体的大空腔(如图丙):叶片边缘还有缺口(如图甲中圆圈指示之处);叶脉与深入水中的叶柄表面布满硬刺(如图丁);王莲靠种子繁殖,花谢后,果实坠入水中,一个果实往往有 300-500 颗种子。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描述王莲是如何“智慧生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