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生物圈的定义及范围
- 运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简单问题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 生态系统的成分
- 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科学家发现,某海域3千米的海底并非是生命的禁区,那里有350℃~400℃的热液喷口,附近生活着古菌、管状蠕虫、海葵、鱼类等生物。古菌能利用硫化氢氧化获取能量,同时在自身酶的催化下,将水、二氧化碳等合成有机物。
(1)古菌属于 _______________(选填“自养”或“异养”)生物,热液喷口所有的古菌可看作是个_______
(2)古菌等这些生物可以生活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这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3)每种酶的催化作用有其最适宜的温度,该古菌体内酶的最适温度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人体中细菌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1)古菌属于 _______________(选填“自养”或“异养”)生物,热液喷口所有的古菌可看作是个_______
(2)古菌等这些生物可以生活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这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3)每种酶的催化作用有其最适宜的温度,该古菌体内酶的最适温度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人体中细菌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嘉兴全市上下高标准推进“五水共治”,为百姓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某湖泊生物种类丰富,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但随着周围农田大量使用农药以及附近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湖泊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1)该湖泊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选填“种群”或“群落”)。
(2)图乙表示图甲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E生物可能是图甲中的______。
(3)人们采用投放多种鱼类和种植水生植物,改善湖泊环境,收到较好的效果。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角度对此种方法做出解释:______。
(4)某蓄电池生产企业购得40%的烧碱溶液100千克,若废水处理时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则应对所购烧碱溶液加水多少千克?______

(1)该湖泊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选填“种群”或“群落”)。
(2)图乙表示图甲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E生物可能是图甲中的______。
(3)人们采用投放多种鱼类和种植水生植物,改善湖泊环境,收到较好的效果。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角度对此种方法做出解释:______。
(4)某蓄电池生产企业购得40%的烧碱溶液100千克,若废水处理时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则应对所购烧碱溶液加水多少千克?______
如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 |
B.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
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
浙江省提出到2017年底要全面剿灭劣V类水。某河流水质原为劣Ⅴ类,氨氮含量高,藻类等浮游植物占主导;经“食藻虫控藻引导水体生态修复”方法治理后得到改善,主要水质指标达Ⅲ~Ⅳ类,其治理过程如图甲,治理后存在的部分食物关系如图乙。

(1)河道修复包含“曝气充氧”和“活化底泥”等措施,底泥中的需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可将有机物(CxHyOz)分解为_____等无机物。资料显示,溶解于水的氧气还能除去水体中的某些有害气体,如将H2S转化为S和H2O,写出氧气除去H2S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引入食藻虫,可减少藻类的数量,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在河床上种植沉水植物,可利用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底泥中的N、P,以改善水质。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判断,引入的食藻虫属于______。
(3)最后还可适量投放鲢鱼、黑鱼等生物,从而提高该生态系统的____,写出治理后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1)河道修复包含“曝气充氧”和“活化底泥”等措施,底泥中的需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可将有机物(CxHyOz)分解为_____等无机物。资料显示,溶解于水的氧气还能除去水体中的某些有害气体,如将H2S转化为S和H2O,写出氧气除去H2S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引入食藻虫,可减少藻类的数量,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在河床上种植沉水植物,可利用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底泥中的N、P,以改善水质。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判断,引入的食藻虫属于______。
(3)最后还可适量投放鲢鱼、黑鱼等生物,从而提高该生态系统的____,写出治理后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春意盎然的校园为我们创造了优美的学习环境,图甲是我们天天遇见的校园一角:

(1)下列选项中最符合图丙图意的是__________ 。
A.生物群落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红”化作“春泥”的是___________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1)下列选项中最符合图丙图意的是
A.生物群落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红”化作“春泥”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兔数量与植物数量变化的模式图。

(1)兔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___。
(2)该图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能力。
(3)据图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

(1)兔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___。
(2)该图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能力。
(3)据图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
如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1)图中,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除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外,还缺少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最短的食物链为:________。

(1)图中,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除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外,还缺少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最短的食物链为:________。
某一河流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中,哪一类生物数量最少?( )
A.浮游植物 | B.浮游动物 | C.肉食小型鱼 | D.肉食大型鱼 |
图 1 为某湖泊生态系统,湖泊中的剑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小虾以剑水蚤为食,小鱼能吃小虾。


(1)该生态系统中能制造有机物的是________。
(2)如向湖泊中投放一些肉食性大鱼,大鱼以小鱼为食,则小虾在数量(纵坐标)上的变化与时间(横坐标)的关系如图2中的________所示。
(3)一段时间后,湖泊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恢复相对稳定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1)该生态系统中能制造有机物的是________。
(2)如向湖泊中投放一些肉食性大鱼,大鱼以小鱼为食,则小虾在数量(纵坐标)上的变化与时间(横坐标)的关系如图2中的________所示。
(3)一段时间后,湖泊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恢复相对稳定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