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生物圈的定义及范围
- 运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简单问题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 生态系统的成分
- 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100多年前,凯巴森林主要由松树、冷杉和云杉等乔木构成,还生长着许多草本植物。另外,森林中还生活着黑尾鹿等动物。美洲狮、狼和郊狼靠捕食黑尾鹿充饥。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中的美洲狮、狼和郊狼等动物在生态系统扮演的角色是___。
(2)植物能为动物提供食物和能量,还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___的平衡。
(3)如果大量捕杀该森林中的黑尾鹿,此生态系统将会失去它的稳定性,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______。
(1)森林中的美洲狮、狼和郊狼等动物在生态系统扮演的角色是___。
(2)植物能为动物提供食物和能量,还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___的平衡。
(3)如果大量捕杀该森林中的黑尾鹿,此生态系统将会失去它的稳定性,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______。
如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图中虫和鸟的关系是________ .
(2)图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
(3)图中的腐生细菌与鸟的细胞对比,鸟的细胞具有而细菌不具有________.

(1)该图中虫和鸟的关系是________ .
(2)图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
(3)图中的腐生细菌与鸟的细胞对比,鸟的细胞具有而细菌不具有________.
如图是某风景区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食物网中共有 4 条食物链 |
B.图中所示所有生物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最多的生物是蛇 |
D.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狗尾草→蝗虫 |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________。
(2)图中食物链中能量损失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________。

(1)此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________。
(2)图中食物链中能量损失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________。
草原生态系统(如图甲),生活着食草昆虫、青蛙、蛇、蜘蛛、吃虫鸟、猫头鹰等生物,请根据图示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蛇被人为大量减少,随后青蛙数量发生如图乙所示的变化。图乙中青蛙数量变化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 。
(3)科研人员对该生态系统某条食物链“Ⅰ→Ⅱ→Ⅲ→Ⅳ”中的四种生物一年内输入的能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仅根据上表你可以得出该生态系统某条食物链的一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蛇被人为大量减少,随后青蛙数量发生如图乙所示的变化。图乙中青蛙数量变化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 。
(3)科研人员对该生态系统某条食物链“Ⅰ→Ⅱ→Ⅲ→Ⅳ”中的四种生物一年内输入的能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种群 | Ⅰ | Ⅱ | Ⅲ | Ⅳ |
能量相对值 | 226.50 | 12.80 | 3.56 | 0.48 |
仅根据上表你可以得出该生态系统某条食物链的一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杭州某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蜗牛与草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
B.若除去野兔,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降低 |
C.该公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D.若公园长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老鹰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 |
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

(1)按照同化作用类型分,甲为____型生物;与甲乙对比,丙细胞结构最主要特点是____;
(2)人工建造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往往比天然的生态系统弱,这是因为人工生态系统____;
(3)写出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____。

(1)按照同化作用类型分,甲为____型生物;与甲乙对比,丙细胞结构最主要特点是____;
(2)人工建造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往往比天然的生态系统弱,这是因为人工生态系统____;
(3)写出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____。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首次试采可燃冰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甲烷。1 m3可燃冰可转化生成约160 m3常温常压下的甲烷气体和0.8 m3的水,常温常压下,1 m3甲烷气体完全燃烧可以释放3.6×107 J的热量。
材料二: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甲烷。
材料三:甲烷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下表为两种气体的温室效应指数及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百分比。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组成来看,可燃冰属于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细菌属于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甲烷极难溶于水,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甲烷,甲烷应从(填“a”或“b”)_____通入。

(4)已知一定体积的气体产生的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小敏选择D装置探究两种气体的温室效果,在相同的光照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水柱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指数比甲烷小,但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却比甲烷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5)有媒体报道:如果汽车能够加入可燃冰,那么理论上100 L可燃冰可使汽车行驶50000 km。假设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平均总质量为2 t,行驶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车重的0.05,热机的能量转化效率为30%,试通过计算说明此报道是否科学。________
材料一: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甲烷。1 m3可燃冰可转化生成约160 m3常温常压下的甲烷气体和0.8 m3的水,常温常压下,1 m3甲烷气体完全燃烧可以释放3.6×107 J的热量。
材料二: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甲烷。
材料三:甲烷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下表为两种气体的温室效应指数及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百分比。
温室效应气体 | 温室效应指数 | 对地球温室效应贡献百分比 |
二氧化碳 | 1 | 55% |
甲烷 | 21 | 15% |
备注:温室效应指数是指以二氧化碳为基准,测定一定大气压下每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组成来看,可燃冰属于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细菌属于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甲烷极难溶于水,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甲烷,甲烷应从(填“a”或“b”)_____通入。

(4)已知一定体积的气体产生的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小敏选择D装置探究两种气体的温室效果,在相同的光照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水柱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指数比甲烷小,但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却比甲烷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5)有媒体报道:如果汽车能够加入可燃冰,那么理论上100 L可燃冰可使汽车行驶50000 km。假设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平均总质量为2 t,行驶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车重的0.05,热机的能量转化效率为30%,试通过计算说明此报道是否科学。________
嘉兴石臼漾湿地公园湖泊纵横,环境优美,白鹭经常在这里栖息。湖水中生长着大量鲫鱼、小虾、硅藻等,湿地蓄水和净水能力强。其中硅藻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监测指示物种,常被用于水质研究。
(1)湿地里所有的白鹭构造一个____。
(2)请写出一条湿地公园中的食物链:_______。
(3)硅藻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是___(填字母)。
(4)小明同学在湿地公园中观察到五种植物P、Q、R、S、T,于是只做了如图所示的植物检索表来分辨它们,你认为硅藻是其中的____(填字母)。
1a 有种子21b 无种子 …………………… 3
2a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 P
2b 种子裸露 …………………………………Q
3a 无茎、叶分化 ……………………………R
3b 有茎和叶 …………………………………4
4a 无根 ………………………………………S
4b 有根 ………………………………………T
(1)湿地里所有的白鹭构造一个____。
(2)请写出一条湿地公园中的食物链:_______。
(3)硅藻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是___(填字母)。
A.水和无机盐 | B.水和氧气 |
C.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 D.水和二氧化碳 |
1a 有种子21b 无种子 …………………… 3
2a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 P
2b 种子裸露 …………………………………Q
3a 无茎、叶分化 ……………………………R
3b 有茎和叶 …………………………………4
4a 无根 ………………………………………S
4b 有根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