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爬出地面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
D.朵朵葵花向太阳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仙人掌之所以能在沙漠中生存,是因为它不需要水分()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设计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能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获取实事与证据: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记录如下表: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5)检验与评价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日光,故可推论哪一部分器官可能会退化?()
A.触觉B.视觉C.嗅觉D.鳍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同学们为了探究提高栽培植物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实验:同学们选择大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
温室



二氧化碳浓度
5.0%
5.0%
0.2%
温度
20℃
15℃
15℃
 
(1)如果选择①②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能研究_________(填“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2)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第②组大白菜比第③组长得茂盛,可以说明:在__________相同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越______,栽培大白菜的产量就越_________。(填“高”或“低”)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甘草是中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资料显示甘草的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1)选用一定量的甘草,将其干燥粉碎,再加入酒精,室温浸泡三天,过滤,得到甘草酒精浸出液,并配制质量分数分别为1%,2%,4%,8%的甘草酒精浸出液;
(2)取5个灭菌后的培养皿,编号后先放入相同体积的106个/毫升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再在培养皿中滴入0.1毫升的不同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将它们放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结果记录如下: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
Ⅰ.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来说明甘草的抑菌作用。
Ⅱ.实验中盛有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Ⅲ.实验中设置第1组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培养皿编号
1
2
3
4
5
甘草酒精浸出液的质量分数
0
1%
2%
4%
8%
抑菌圈直径(mm)
0
2.88
6.08
5.96
6.06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I、II、Ш 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份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见下表)。

实验结果最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的实验方案是选择()
A.培养皿I和II
B.培养皿I和III
C.培养皿II和III
D.培养皿I、II和III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柿子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等功效。有时候买来的柿子还没熟透,还是青色的。这时候,妈妈就会把青柿子放到米缸里。过一段时间柿子就会从未成熟的青色变成红色,这样青涩的柿子就会变得软甜可口。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选取品种、大小、色泽、软硬相同、成熟度相似的柿子硬果实70个,分成7组,分别置于不透光的盒内,放置于不同的温度下,经过三天的时间,发现情况如下: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温度/℃
17
20
23
26
29
32
35
颜色
青色
青黄色
偏黄
有点红
泛橙红
偏红
红色
软硬


偏硬
有点硬
有点软
偏软
很软
 
查阅资料:柿子越红越软就越熟。
(1)该兴趣小组是研究什么外界因素对柿子果实成熟的影响;
(2)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结论是: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学校开设了拓展性课程,小研等同学参加了农作物栽培课程。在老师的协助下,她们做了一个提高小白菜产量的实验: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小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
温室编号



二氧化碳浓度
2.0%
2.0%
0.2%
温度
20℃
15℃
15℃
 
(1)如果要研究温度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填序号)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第②组小白菜比第③组长得茂盛,由此可以说明:   
(3)栽培植物的产量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提出另外一种猜想: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是学者热烈争辩的课题。
甲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
论点一:在寒冷的北极圈地层里常发现有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
论点二:像恒温动物中的鸟类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够保温的羽毛构造。
论点三:像恒温动物中的哺乳类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管脉空隙,这原先是血液流经之路。
乙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反驳甲学者的论点。
论点四: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分析,一般而言,恐龙体形都很庞大。
论点五: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寒冷的地方迁移至阳光较多、气候较暖和的地方。
论点六: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用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非防止身体散热。
论点七:今日许多的变温动物如爬行类,其骨骼也呈现高度管脉化,但一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的恒温动物,骨骼的管脉化程度则偏低。
(1)乙学者所提到的论点四至论点七中,论点______与甲学者所提到的任一论点没有形成针对性反驳。
(2)若乙学者认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恐龙仍有机会晒到阳光而提高体温,他所持有的理由是______。
A.恐龙有冬眠的习惯,故不需要阳光
B.恐龙能随季节作迁移
C.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阳光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